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宝宝发烧了,妈妈们千万别捂汗

2012-03-26 09:32:43厦门商报admin查看次数:674

  最近气温大起大落,儿科感冒发烧的患儿扎堆。孩子发烧,家长该如何处理?本报采访了相关专家。

  发烧不完全是坏事

  “发烧不完全是坏事!”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医护人员陈翠英介绍,发烧是孩子生病的警讯,也是免疫系统的一种自动反应。轻度发烧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

  陈翠英说,民间有一种说法叫“烧坏脑子”。其实,一些宝宝“烧坏脑子”并不单纯是发烧,而是因为罹患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而发烧只是这些疾病的一种症状,真正影响宝宝的是脑部严重感染。

  对于宝宝发烧,处理的重点是先要明确宝宝患的是什么病,再对症治疗,而不是马上进行退烧处理。

  低烧不宜服退烧药

  宝宝发烧可能会出现脸红、咳嗽、全身无力、头晕、头痛、呕吐、腹痛、嗜睡、食欲不振、吵闹、不安、哭泣等症状。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38.5℃左右,身体却没有不适感,精神状态良好,照样能吃、能睡、能玩,家长就不必急着送医,或是给宝宝吃退烧药。

  儿科医师认为,宝宝发烧在38.5℃—39℃以上时,可适度地使用退烧药,以减轻其不适感,防止发生热痉挛。如果出现40.1℃以上的高温,就要紧急治疗。

  宝宝发烧三个阶段

  陈翠英说,一般宝宝发烧可能会经历三个阶段。 

  1.发冷。发冷是发烧的前期症状,此时宝宝体温可能不到38℃,会全身打冷战,畏寒。 

  应对处理:为宝宝添加衣服,并让他多喝些温水,帮宝宝保持体温,以减轻其痛苦。此时千万不要急着帮宝宝降温,否则会让宝宝不舒服。

  2.发热。宝宝体温攀升,皮肤摸起来很烫,已经在发烧了。

  应对处理:许多家长此时为了让宝宝快点出汗,往往会给宝宝裹很多衣服,殊不知这样捂着会让宝宝体温更高,身体更加不适。其实,这时应该保持室内通风,多喂宝宝喝温开水,为宝宝脱去身上多余的衣物。

  3.出汗。宝宝发热后,为降低体温,把热量带走,会排汗。 

  应对处理:当宝宝出汗时,表明身体正在散热,家长应该帮宝宝擦去身上的汗水,以避免汗水阻塞毛孔,阻碍降温。

  四种方法物理降温

  医生说,传统观念里,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捂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发烧时会发抖,这其实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痉挛,并非发冷,所以不宜捂汗。

  家长可以帮孩子物理降温,常用方法如下:

  1.头部冷湿敷:用20℃—30℃的冷水浸湿毛巾后稍微挤压使水不滴出来,折好冷敷患儿前额,3分钟—5分钟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碎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后给患儿当枕头。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患儿头、腋下、四肢,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此法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毫升—300毫升擦洗患儿四肢和背部。

  在进行以上处理的同时,还要给患儿补充水分,助其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07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