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阿婆乐观抗癌五年
她的心得是早发现早治疗,与医生密切配合
思维清晰、口齿清楚、行动自如,说86岁陈荷容婆婆是位肺癌患者,几乎没人信。她乐呵呵地说:“我每天还做饭洗衣呢。”
11月是肺癌关注月,记者在二院举办的市呼吸中心肺癌关注月公益讲座上遇见这位高龄“抗癌勇士”。据她儿子林先生介绍,2005年8月,由于脑部供血不足,每年定期住院休养的陈婆婆在住院时,恰好感冒,久治不愈,拍X光片,发现有块阴影。经过CT检查,发现有6.2厘米×3.4厘米的肿块。对于这个肿块的性质,医生没法界定。“已经80岁了,要做穿刺手术,风险大,没有医生敢做。”林先生回忆。
当年10月,从医院出院两个月后,林先生通过报纸看到了集美第二医院、市呼吸中心的相关报道。12月底,林先生带着母亲来到集美二院,希望市呼吸中心主任柯明耀能对母亲的肿块进行判断并治疗。
在看完林先生带去的影像检查片后,柯明耀安抚母子,马上为她办理了住院手续。第二天进行穿刺手术,活检结果确定左上肺的肿块是肺癌中的一种:腺癌。虽然属于中晚期,但陈婆婆精神乐观,并完全相信医生的检查及治疗。
考虑到陈婆婆的年龄及肿瘤已经侵犯到大动脉,柯明耀在肿瘤病灶进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同时给予单药小剂量化疗4个疗程,三个月后,肿瘤基本消失了。
2008年,由于胸腔积液内科胸腔镜检查发现胸膜转移,陈婆婆再接受化疗两个疗程。2009年初CT检查发现两肺出现小转移灶,在呼吸中心医生的建议下开始服用肺癌靶向治疗药物特罗凯。服药半年后,通过注册医生柯明耀及中国慈善总会的审批,获得了特罗凯赠药,服药至今,病情一直稳定,肿瘤病灶至今未再增大。
对自己的抗癌经历,陈婆婆说,并未因为年事已高而放弃治疗。她介绍抗癌经验时,主要心得是:“与医生的配合很重要。”
陈婆婆告诉记者,她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晚上9点上床,清晨6点左右起床。每天8点吃早饭,10点服药,这些都掐着时间,毫无偏差。
至于患癌后的食谱,陈婆婆也没有特别之处,豆浆、馒头,但保证每天一个鸡蛋。除了讲究干净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她从不喝凉水,就算是三伏天,她也要喝温开水,“这样才能保护肠胃。”她说。
另外,陈婆婆每天把做家务当成运动,坚持洗衣做饭。她还笑着说,乐观的心态是必备的,支持她有乐观心态的背后,是老伴的支持,孩子的孝顺,“这样,心情自然好,身体状态也就好啦。”
柯明耀说,像陈婆婆如此高龄,发现病情时已是晚期,存活时间超过5年的患者并不多见,配合医生及保持乐观情绪对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很重要。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只要配合治疗,即使是晚期的肺癌,存活5年以上的患者也可常见。
文/图 记者 刘蓉 通讯员 蓝玉培
>>>链接
55人领到肺癌免费特效药
本报讯(记者 刘蓉 通讯员 蓝玉培)厦门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虞玲玲昨日向记者介绍,以“特罗凯”为主的肺癌靶向药物是治疗晚期肺癌的新希望,因价格昂贵影响了大多数患者的治疗。为此,中华慈善总会在瑞士罗氏公司的支持下开展了“特罗凯”赠药活动。
据悉,肺癌靶向药物特罗凯对女性、不抽烟肺癌中的腺癌患者效果显著,有效率达到70%-80%。而有抽烟史且患有鳞癌的男性患者有效率较差,只有20%-30%。
自2010年5月启动赠药活动以来,正式在厦门慈善总会领取药物的肺癌患者共有55人,领药最长时间的一名患者已达到3年。厦门市慈善总会自开放此项赠药活动后,发放该药物折合资金约1千万元。
市呼吸中心柯明耀主任为厦门、漳州、龙岩三地的惟一注册医师。
柯明耀提醒患者,要得到免费的“特罗凯”药物必须符合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已经是中晚期肺癌患者,且至少化疗一周期;二是须自费服用“特罗凯”5个月,证明有效才行。“这5个月的自费药钱,每个月就要18000多元,总共大概要9万多元。”他说,在自费服药第4个月后,进行申请,申请若是被批准,第5个月后即可领到赠药,不会耽误患者服药。
虞玲玲补充说,若是患病前一年被确定低保资格的患者,自费项目可以全免。如果赠药患者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肿瘤长大后就不能通过审批,赠药将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