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高收入却垫底 毕业生不爱去儿科
儿科病床紧缺,表面上是医院的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根本上还是儿科医生的严重不足。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儿科主任吴谨准认为,若没有足够的儿科医师,仅靠扩充床位数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现状】
每千名未成年人拥有儿科医师仅0.22名
吴谨准说,我市在职的专职儿科医生有188名,每千名未成年人拥有儿科医师仅0.22名,显然达不到每千名未成年人拥有0.25名儿科医生的全国平均标准。美国每千名未成年人就有1.36名儿科医生。
2004年,厦门儿科一天门诊量才五六百人,现在每天超过1300人,最多的门诊医生半天就要接诊60名左右的患儿。
儿科投入大,利润少。吴谨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4年,全科室财产合算不到200万元,目前全科室财产合算已经1700多万。能给医院赚取的利润却很难有这个数量的增长。他告诉记者,儿科上百元的检测就算是收费的重头项目了,这跟成人科室动辄数千、过万元的CT、核磁、支架、人工关节等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再加上儿童的用药量比较小,所以药品收入也不高。
16名医学院准毕业生仅1人选择儿科
记者随机对厦门大学医学院16名大四学生的就业选择,做了一个抽样调查,其中有75%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选择儿科,仅有1名学生考虑将来选择儿科。
不愿意选择儿科的理由是,儿科压力大、风险高、病人投诉多、小孩不听话、家长容易闹事。一名医学院学生说,儿科投诉特别多。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生病,有时候甚至来6个家长,大家的期望值很高,又希望一来就能看上医生,可医生不够,一等几个小时,可轮到看病可能只有几分钟,那家长就可能去投诉。
在业内,儿科还被称为“哑科”。因为很多患儿无法准确说出自己的病情,很多都得靠医生的经验以及共同症状判断。这种情况也给儿科增添了潜在医患矛盾因素,让它变得风险特别高。
接受调查的学生们也早就咨询过师兄师姐们,了解到儿科对医生的技术能力要求较高,而且儿科医生的收入在医院即使不是最差的,也基本是垫底的。目前,一名刚毕业的儿科住院医师能拿到手的收入在4000元-5000元,与付出的劳动不成正比。
吴谨准曾在网上看过一个帖子,有网友问来厦门当儿科医生怎么样,不过一个小时,就有二三十个回帖冒出来不建议网友来厦门,理由是医疗环境差,待遇不高,干活又苦又累,还常被不理解的患儿父母闹事。
不仅医生难招,在职的还纷纷跳槽
儿科是出了名的招医难。不仅招医难,不少在职的儿科医生纷纷跳槽,或者转到其他科室。去年,仅第一医院的儿科就走了两名医生,一个辞职,一个申请调回老家。儿外科则三年未招新人了,还走了两名。
儿科也有分专业,例如神经方面、肾脏方面。为了招人,根本不敢对招人有专业限制。“没人报名还谈什么专业,现在招人条件根本不敢标明专业,只要儿科大方向的人来就行。”吴谨准说,其他还要考虑所招医生的水平、能力是否与医院相适应。就算这样放宽条件,今年公开招6名儿科医生,仅招到1名儿科人才。
【探因】
儿科专业停止招生
儿科医生缺乏,还与我国医学教育的设置有关。儿科专业于1999年起停止招生,事实上切断了儿科医师的稳定来源。目前儿科医师的来源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和儿科学专业的研究生。但由于培训制度和体系不完善,要培养成为合格的儿科医生,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想从事儿科的医学毕业生,只有在念完5年的基础医学后,方可再选择到儿科培训基地进行为期3年的专业学习,近乎十年的时间才能培养出一名儿科医生。
【对策】
应培养社区儿科医师
进人难。目前医院要招人,必须向人事局报计划,至于能批多少得人事局说了算,而且招人也得由人事局来招。整个过程中,医院的话语权太弱。
吴谨准建议,尽快对我市儿科医师缺口数目进行调查,补上缺口人数,提高儿科医师待遇,吸引人才。应杜绝以单一的经济效益作为医院科室的考核依据。
促使有儿科学教学传统和能力的医学院校,尽快恢复儿科学专业招生,大力扶植条件成熟的院校增设儿科学专业。从根本上解决儿科后备医师来源的问题。
还应加强基层儿科的服务能力,特别是培养社区儿科医生,不但使基层儿科的硬件设备提高,还要使基层儿科有良医,建立社区儿科医生队伍,完善三级转诊体系,这样才能改变儿童“扎堆”到大医院看病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