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市领导到两大医院调研 近距离感受医院的拥挤

2011-07-18 10:33:04厦门商报admin查看次数:799

  “看了这两家医院,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一个字,‘挤’。”昨日,市长刘可清带队到第一医院、中山医院调研。刘市长说,应该为病人创造一个好的就医环境,如果能解决医院拥挤的问题,不仅是为医院解决困难,更是为病人、为市民解决困难,“这就是民生”。

  市领导丁国炎、潘世建、陈昌生参加了调研。

  【现象】

  第一感觉就是“挤”

  昨日上午8点多,刘可清一行来到第一医院入口处,进入医院的两个车道上车流一直就没断过,旁边的停车场,也已经满了。一位医务人员告诉记者,周五车还算少了,周一和周六就诊的人最多,进出医院的车经常要排起长队。

  位于老城区的大医院,也普遍遇到了和第一医院一样的停车难问题。

  中山医院,主要依靠附近的嘉禾园地下停车场。目前,这个有500多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利用率已超过七成。

  拥挤的,还不止是停车场。记者昨日看到,在第一医院、中山医院的挂号收费大厅、候诊区里,病人和家属都相当多。在中山医院心脏中心的候诊区,椅子上坐满了病人和家属,还有很多人都是站着的。一位市民说:“这地方健康人待久了都会觉得压抑,更何况病人!”

  据了解,第一医院的门诊量是全省最高的,中山医院也差不多。

  【指示】

  要多研究解决“挤”

  看了这两家医院,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挤”。刘可清说,他很感慨,厦门医疗卫生事业这几年发展得很快、很好,但是,“挤”说明了医疗条件还满足不了病人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

  “病人身上难受,他待的场所应该比正常人待的场所更舒适,这样他心情好了,病情才会好转,但这两家医院都拥挤不堪,病人心情急躁,可能会让病情更严重。”

  刘可清说,为病人创造好的就医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厦门是医改试点城市之一,对当前医院拥挤、满足不了需求的问题,要多研究、多关注。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是为医院解决困难,更是为病人、为市民解决困难,“这就是民生”。

    【相关新闻】

  将来可提供近800个停车位

  为解决第一医院就诊病人停车难的问题,此前,我市已决定在第一医院入口处停车场的位置建一个12层左右的机械式停车楼。据第一医院负责人介绍,这个停车楼将争取在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将来可提供近800个停车位。

  今后,到机械式停车楼里停车,只需在停车楼入口处的指定位置把车停好,停车楼的电脑操作系统可自动寻找空停车位,然后指挥相关机械设备把车辆传输进空位,完成存放。开车的人,不用自己开车在车库里兜圈子。

  在停车楼建设期间,现在的停车场就停不了车了。怎么办呢?第一医院负责人表示,他们计划在第一医院附近找一个停车场,然后用班车来回接送到医院的人员。

个人就医负担4年后降至25%以内

  市长刘可清昨日说,今后,我市公立医疗机构的固定资产投资将以政府投资为主。

  据市卫生局局长黄如欣介绍,目前我市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建设一般为政府出资三分之一,医院自筹贴息贷款三分之二,大型设备购置则基本都依靠医院自筹资金。

  这样大大增加了医院的财务压力,也容易导致医院出现为返还成本的过度医疗、过度检查等趋利行为,不利于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和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

  黄如欣还介绍,今后5年间,我市将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积极推进现代高端医疗服务业的发展。

  到2015年,群众就医平均个人负担比例将逐步降至25%以内,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将接近80岁,高端医疗服务业将粗具规模,部份项目居海西领先水平。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19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