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秘制”竟不公示添加剂
卫生部公布滥用添加剂“黑名单”,罂粟壳、敌敌畏齐上榜?本报记者走访我市餐饮企业发现:
本报讯 (记者 沈彦彦)昨日,卫生部通报的食品安全情况一早就成了街头巷议的热点,目前,卫生部共公布了6批64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品种“黑名单”。其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包括罂粟壳、敌敌畏、敌百虫等。那么厦门市场上使用这些添加剂的情况如何呢?
【行动】
预包装食品全程网络化监管
对于大型超市、商场、连锁食品销售企业销售的全部预包装食品,我市在7月前全部完成管理系统网络铺设,实现流通环节预包装食品准入、销售和问题食品退市等全程网络化监管。目前,已经初步实现全市流通环节预包装食品、乳制品、食品添加剂的网络化监管。
为改善食品口味,部分餐馆在自行配置调味料时添加罂粟壳、罂粟粉、工业石蜡等物质,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集中于餐饮单位。对此,两个月前,我市相关部门就已要求市场上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和自制调味料的餐饮单位需备案并公示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据介绍,今年开始,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等自制产品配方将成为2011年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必检品种,抽检频次将提高,对于故意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餐饮单位,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吊销其非法所得和用于违法经营的相关物品,并立即移送公安机关。
【现状】
添加剂的公示规定形同虚设
按照规定,我市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和自制调味料的餐饮服务单位必须在2011年5月底前向监管部门备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予以公示。消费者询问食品添加剂使用状况时,餐饮服务单位必须如实告知。
但至今,我市多数餐饮企业都没有按要求公示添加剂,部分企业置之不理,而且八成以上市民也并不重视询问添加剂使用状况,对餐饮单位的管理有些尴尬。
昨天,记者走访我市明发、前埔等餐饮小吃店集中的地段,只看到2家店准备了“配料明细表”但并未张贴出,少部分饮食机构只是简单公示“本店绝无滥用、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或“本店不采购和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不采购和使用标识不规范的、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急着和非法添加剂“撇清”关系。记者注意到,滥用、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添加剂的“重灾区”如烤鱼店、火锅店、川菜、烧烤店则既没有公示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也没有公示配料。
一位饮食店的负责人解释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独家秘制”的配方往往是企业竞争最有效的武器,完全公示自制品配方恐怕会泄露了商业机密。“一般也没注意,即便公示,是否按照配方表上的去做,还是凭商家的良心。”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对于公示添加剂能否管住餐饮企业,这种方法究竟是流于形式还是果真有效,还值得商榷。
【新闻背景】
22种添加剂将重点监控 罂粟壳列入黑名单
卫生部昨天通报食品安全工作进展。截至目前,罂粟壳、敌敌畏等64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品种已进入“黑名单”重点监控。
卫生部通报的情况显示,目前,共公布了6批64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品种“黑名单”。其中,公布的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包括罂粟壳、敌敌畏等。 (据京华时报)
>>>链接
台湾涉塑产品达861种 新增两种儿童保健食品
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昨天再次更新台湾地区公布的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及其相关产品名单,问题企业增至307家,相关产品增至861种,其中包括多种儿童食品。
国家质检总局强调:问题企业的相关产品一律不得进口。
861种受塑化剂污染产品分运动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果酱果浆或果冻、胶囊锭状粉状之型态、添加剂六大类。
胶囊锭状粉状之型态中涉及自然美生技公司3种产品,分别是:自然美净化蔬果酵素(20g/包),乳铁蛋白胺基酸复方锭(苦味)0.75g/粒,120粒/瓶,胜肽复方自然钙(2g/锭,120/瓶)。
涉及昱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种产品,分别是护眼口嚼锭(1.3g/锭),好纤优菌随手包,儿童成长关键随手包,其中好纤优菌随手包和儿童成长关键随手包是最新查出的产品。(据东方早报)
我国药用辅料涉“塑” 中国药典相关内容遭质疑
台湾塑化剂风暴近日由食品扩大至医药领域。记者调查发现,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实际上在我国制药领域长期使用,现行《中国药典》已将其列入药用辅料范畴。在食品中被禁用,为何在药品辅料中却属合法使用?不少消费者对此表示质疑。
6月初,两种涉塑保健食品停产停售;6月9日,葛兰素史克产儿童用抗生素“安灭菌”在港被停用回收;6月18日,葛兰素史克生产“力百汀”被国家食药监管局叫停召回。
尽管涉塑药品屡屡被叫停,但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国药典及美国FDA规定,有些塑化剂属合法非活性药用辅料,可用于药品包衣材料,起到药物缓释等作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药用辅料目录明确将“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列为合法的药用辅料,并对其形状、鉴别、含量测定方法等作出详细说明,但没有规定使用限量。
“塑化剂”事件发生后,卫生部于6月1日发布公告,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第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按照道理药品的安全性要求应该比食品更高、更严,但塑化剂在食品中被禁用,为何却能在药用辅料中合法使用?”不少消费者有此疑问。(据新民晚报)
北京“黑烤鸭”竟用病死鸡鸭做原料
近日,东城公安、工商通过抓获在北京站地区销售“黑心鸭”的经销商,顺藤摸瓜,牵出其上家以及烤鸭生产地。一条从河北博野县开始,假冒北京烤鸭的链条逐渐清晰。
据生产商介绍,这种鸭子是由拆解的鸭架加工而成。也就是将鸭的胸部、大腿,以及鸭脖、鸭皮等肉质肥厚部分去掉后,剩下骨架和一些内脏,而去掉的那些部位则分别做成其他小食品高价销售。这些厂家从不烤鸭,因为他们没有烤制设备,而且烤的鸭子成本要比酱出来的成本高。所以他们做的是酱好的“北京烤鸭”。
后期为追逐利润,他们干脆就用不明来源的病死鸡肉或者碎鸡鸭肉、骨头、鸭架子等来代替鸭肉,因为病死产品有异味,所以在加工时放入大量的香辛料掩盖异味。这些产品的包装上注明烤鸭“总重量1000克”,产品实际称重不到500克,甜面酱2袋各250克。这样总重量就是1000克了。
一袋塑封的“北京烤鸭”批发价格仅3元左右。分销以每袋人民币6元的价格批发给北京站地区超市和商铺。终端前门、北京站、王府井等重点地区的超市和商铺以每袋15元左右的价格出售给顾客。(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