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企业设育婴室吸引打工妈妈
●厦门企业大打温情牌、培训牌、晋升牌,以待遇留人、以情感暖心、以愿景拴心,让员工找到“家”的归属感
本报讯 春节过后,厦门企业招工忙。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劳动力大厦招聘大厅,不少企业为了吸引应聘者,各出奇招,大打“温情牌”——生日发购物卡、中秋有博饼、一年还有两次省外旅游……
企业的的确确开始将员工作为“资本”真正重视起来了,无论是被动抑或主动为之,厦门企业的内部管理正得到进一步提升。
温情牌
篮球场游泳池 方便员工健身
在熙熙攘攘的招聘大厅里,记者注意到,在滚动的LED屏幕上,“提供食宿,交社保”已成为最基本的用工待遇。
一家宾馆为了增加招聘“筹码”,还加上“享受季度奖、年终奖、年末双薪、过节费、店龄工资、生日购物卡、中秋博饼、元旦游园”等福利补贴,甚至连原本3个月的防暑降温费,也增加到了5个月。
相比这家宾馆的“温情牌”,一家企业还打出“便利牌”:工作场所内设空调,自然不在话下;厂内设篮球场、游泳池,方便员工在下班休息时,锻炼娱乐;此外员工如果生病,有驻厂医生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除了这些迎合年轻一族的业余活动,还有一家光学企业打出针对“打工妈妈族”的好牌——“本厂内设育婴室,安亲班”,换句话说,对于有宝宝的妈妈族来说,解了照顾宝宝的后顾之忧。
培训牌
企业自降门槛 先工作再培训
针对用工紧张的状况,不少企业也降低了就业门槛,甚至自己补贴来培训员工。
记者在LED招聘屏上看到,除了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种要求工作经验和证书以外,很多单位都乐意“带薪培训”。一家新开的蒸脚保健馆的招聘人员表示,可以免费提供带薪的专业培训。他说,对口人才本就不多,招聘到的人员自然有限,而带薪培训,一方面可以和员工培养建立感情,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工压力;而对于应聘者而言,学到了一门技术,也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可谓两全其美。
某高校内宾馆还利用自身良好的文化氛围,打“培训牌”吸引员工。不仅鼓励员工报考夜大,还经常为员工提供免费外出培训考取职业证书的机会,提升自己的文化和技能素养。
晋升牌
做好职业规划 帮助员工成长
“员工—组长—领班—主管—副经理—经理。每个人都想成功,但很多人忘了成长。”一家餐饮公司的招聘简章中写到。
一名招聘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不少80后、90后,他们不是单单为了一份不增不减的工资而工作,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有自己要实现的理想。而企业这份招聘简章所做的,就是让应聘者看到希望,看到成长的空间。
“每个外来工都是‘潜力股’,只要有进取的心,静下心来,愿意扎实肯干,相信这样的人,会比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人走得远。”他这样说。
【声音】
企业有温情员工就有“家”
集美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副教授巨东红认为,随着中西部经济的发展,一些原来的劳力输出大省已在家门口建工厂,舍近求远出外打工,不再是惟一选择。如今,厦门不少企业顺应这一变化,想方设法打“温情牌”,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层次和水平,着实可喜。
她还说,目前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生力军是80后、90后。相比之前上一辈打工者,他们的生存压力比较小,出来打工的动机,不再像上一辈打工者“养家糊口”,他们更追求自我价值和幸福感:宿舍里有空调,闲暇时可以上网玩游戏,生日时有蛋糕……在大城市里,他们追求的是一种人生经历,一种体面的生活。
巨东红认为,企业都在努力,但这毕竟不是“家”。她说,中国传统文化里,最讲究的就是“安居乐业”——要让一个外来务工人员留下来,除了企业提供的乐业,还应该让这些人“安居”下来,让他们在这个城市里,找到“家”的归属感。她说,在这方面,政府等相关部门已做了很多,但最好能继续“给力”,达成目标。
她还说,两会上不少委员提出“积分制”,即出台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政策的建议,“承认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发展所做的贡献,并将他们的贡献,以积分的形式量化,从而由外地户口居民化……这是很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