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校园健康 >> 查看内容

校园外兜售“娃娃彩票”忽悠小学生

2010-12-20 10:45:33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250

▲校园外兜售的“娃娃彩票”。

   近日,湖里区工商部门接到不少学生家长反映称,一些小学周边出现摊贩向学生兜售可刮奖的“娃娃彩票”。这些花花绿绿的小“彩票”以每张0.5元的价格出售,诱使学生抽奖。昨天上午,湖里工商人员对此进行了查处。

   5毛钱可“博”50元?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随同工商执法人员先来到殿前“超强学校”门口。这所小学校门正对面有两个杂货店,一家尚未开门,开门营业的一家店面虽小,但货架上琳琅满目地摆放着各式“刮奖卡”。“5毛钱抽一次,最高据说可以中到50元。”一名知情人告诉记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种刮奖卡形状类似于彩票。正面多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等花花绿绿的卡通图案,抠开表面的卡通形象,上面写着“好礼连连送”几个大字,若中了奖,还会印有“奖X元”的字样,而印着“谢谢惠顾”则表示没有中奖。

   刮奖卡背面印有“游戏规则”:“拉开奖票得相应奖金,5角、1元、3元、5元由小卖部支付,10元、20元、50元由厂商支付,以厂印为准。现场兑奖,离开无效。”但记者翻遍了所有刮奖卡,都没有找到联系电话、厂名厂址。一些被当做奖品的小玩具、游戏光碟等也都是“三无”产品。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抽奖卡中奖率很低,即使有中奖数额也是0.5元到3元以内,几乎从来没见过有同学中过10元以上的“大奖”。而这家小店的老板、重庆人杨某也说,他们店里最高的中奖金额只有3元。

   面对检查,杨某承认这些刮奖卡是自己从江头某批发店进的货。工商人员随后从江头中心小学周边的几家玩具批发店及文具、杂货店内也查获并暂扣了不少此类“娃娃彩票”及“三无”玩具,目前正在对相关店家进行调查。

   小彩票无异赌博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学生家长对孩子沉迷玩抽奖卡表示了担忧。“孩子玩这些就像赌博一样,跟博彩没什么两样。”儿子正上小学二年级的吴女士说,商贩明摆着就是在赚小朋友的钱。

   市教育局相关人士也认为,对于心智还未发育成熟的小学生来讲,“刮刮奖”会产生较强的负面影响。

   昨天,殿前派出所民警也配合工商部门,查处没收了学校周边商贩兜售的抽奖卡,并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教育。

   【律师说法】

   私印“娃娃彩票”不合法

   昨天,厦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维权律师团邱兴亮律师接受采访时指出,《彩票发行与销售管理暂行规定》规定,禁止向未满18周岁者出售彩票和支付中奖奖金。所以说,现在即使是正规的新设彩票销售网点都严格规定要远离学校,目前符合国家规定的彩票是“福彩”和“体彩”,而流动商贩向学生兜售的抽奖卡等实际上是变相的“私彩”,也是不合法的。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35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