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爆料台 >> 查看内容

超市买的鸡蛋怎么吃着像橡皮?

2010-12-15 08:55:03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2502

市民向本报热线报料,厦大专家实验证实“问题蛋”可能是变质的真蛋,教您5招鉴别真假

▲“问题鸡蛋”蛋白较稀,透明且薄,蛋黄像橡皮一样。

   这是一粒“问题鸡蛋”——蛋壳易碎,蛋清薄,略透明,蛋黄发白且像橡皮擦一样凝结成块。

   “该不是买到假鸡蛋了吧?”家住莲滨里小区的黄女士,刚咬了一小口这粒煮熟的“问题鸡蛋”,立刻发觉不对劲,于是拨打本报热线968820反映此事。

   蛋壳蛋黄蛋清都很怪
   “问题鸡蛋”吓坏消费者

   记者拿到实物后发现:“问题鸡蛋”的蛋壳、蛋清和蛋黄,全部有问题。“那天我煮完这粒蛋要吃,才剥一下,蛋壳就大片大片地碎了。我当时还暗爽蛋壳真好剥,哪知大有问题。”黄女士说。在她示意下,记者发现,“问题鸡蛋”的蛋壳颜色比同批另外15粒略微发白,摸起来也比正常蛋壳稍微薄了点。蛋清比起正常煮熟的蛋清稀了不少,看起来有些透明。

   问题最大的还是蛋黄。一眼看过去,“问题鸡蛋”的蛋黄比正常蛋黄明显偏白,而且像橡皮擦一样凝结成块,有些弹性,和正常蛋黄的松散完全不同。“这蛋黄吃起来有些嚼劲,好像橡皮,而且味道很淡,完全没有正常的鲜香味道。”黄女士回忆道。

   “这是我上个月中旬去大超市买的,当时限量买了一袋,有16粒。”黄女士说,这个鸡蛋的出现让她大吃一惊,她连忙把剩余的几粒鸡蛋也一并煮了,然而并没有再次发现类似的“问题鸡蛋”。

   尝不出变质味道
   蛋商也说不明白真假

   这是否就是传说中的人工假鸡蛋呢?记者带着“问题鸡蛋”找到农贸市场的资深蛋商陈先生。

   陈先生告诉记者,判别人工假鸡蛋一个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点燃蛋壳。真鸡蛋的蛋壳被火烧后只会变黑,并不会燃起明火,而假鸡蛋的蛋壳却十有八九会起火。陈先生点燃记者带来的“问题蛋壳”,虽然变黑却没有起火,而且烧过之后的气味和正常蛋壳一样。随后,陈先生又掰下一块“问题蛋黄”尝了一口。“奇怪了,没有尝出变质的味道。”陈先生摇摇头说,“我从业这么多年中从没见过这样的,不能断定真假。”

   肉眼看似假鸡蛋
   成份却与真鸡蛋一致

   拿着“问题鸡蛋”,记者找到厦大材料学院的董炎明教授。“蛋黄都成弹性体了,感觉很像人造鸡蛋。”他仔细观察并用手触摸蛋白蛋黄,作了初步判断。

   接着,董教授给记者做了演示。他拿起早已备好的“海藻酸钠”水溶液,倒入氯化钙溶液中,一种白色的胶状物质马上凝结,摸起来与“问题蛋白”别无二致。他说,很多人造蛋清就是这么做成的,染点色就能是“蛋黄”。而“问题蛋壳”连蛋衣都有,从直观上不似假造。如果是人造鸡蛋,制造者用针筒将原鸡蛋里的物质提取出来,再先后将做好的“蛋清”、“蛋黄”注入蛋壳内,最后再用碳酸钙填补针孔,一粒人造鸡蛋就完成了。虽然“海藻酸钠”并无大毒性,但没有任何营养,长期食用对人体并不好。市场上的工业“海藻酸钠”十分便宜,一斤12.5元,算下来,一粒人造蛋的成本才几分钱。

   为了最终确认“问题鸡蛋”的真伪,董教授对“鸡蛋”进行了红外图谱实验,结果却意外地发现,“问题鸡蛋”的蛋白和蛋黄均含有蛋白和脂类成份,符合真鸡蛋的构成,也就是说,这个鸡蛋极有可能是一个真鸡蛋。

   对于这一结果,董教授给出的解释是,这可能是由于某些特定原因,导致母鸡下蛋或运输保存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导致蛋白质变性,从而出现了这么一粒“问题鸡蛋”。

   【教您辨别】

   真蛋内壳有薄膜 假蛋外壳有穿孔

   1.首先,可以把鸡蛋放在强光下照,观察蛋壳上有无气孔,有则是真的,没有就是假的。如果从外观上看还不能辨别的话,可以打开一个鸡蛋,看一看鸡蛋的内壳有无一层薄膜,有为真鸡蛋,无则是人造鸡蛋。

   2.“人造蛋”蛋壳两端有穿孔痕迹。

   3.在晃动时“人造蛋”会有响声,这是因为水分从凝胶中渗出的缘故。

   4.轻轻敲击,真鸡蛋发出的声音较脆,假鸡蛋声音较闷。

   5.“人造蛋”蛋壳特别光滑,剥开后可发现,蛋清不粘稠,并且易与蛋黄混成一团,闻上去有一股化学药剂味道。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35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