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滚滚浓烟中学逃生“四会”
▲同学们正在包扎“伤员”。
火灾应急疏散实战演练,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初步掌握火场逃生、自救的方法,学习灭火基本常识。昨日,厦门市“12355身心健康、安全自护教育进校园”活动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工作人员与全校2400多名师生一起,开展了一场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昨日15时50分,广播发出应急疏散警报声后,全校师生立即停下手中工作,按照疏散线路跑到操场集合。在滚滚浓烟中,师生们一边用毛巾捂住口鼻,一边低身迅速朝操场中央跑去。整个疏散过程用了不到10分钟,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整齐有序地集合完毕后,继续观看其他的消防演练内容。
接下来,学校老师和红十字会成员模拟救治伤员过程,包括对伤员进行心肺复苏和伤口包扎工作。据悉,该校的红十字会是由学生处和医务室共同负责的,成员多是初中同学,医务室老师会定期进行医疗救治的培训。参加本次演练的红十字成员大概有10个人,大多是初二学生。
负责抬担架的两位男同学现场向记者传授“经验”:放置伤员时要尽量轻放,脚要先放,要先用手护住头然后再放,转移的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负责包扎的几位女同学也向记者普及了基本常识:包扎要扎在固定的位置上,不能随意乱扎;固定下肢一般需要扎五条绷带,最后一条要扎在双脚上。
救治示范之后,海沧消防员一边讲解如何使用灭火器灭火,一边现场演示。之后,现场主持人针对实际的演练过程以及相关的消防知识随机对学生们进行“抽问”,学生们都对答如流。学生们说,平时老师和爸妈都会教他们在火场和地震中如何逃生。“遇到火灾时要冷静,要走楼梯不要坐电梯;地震时不要躲在桌子底下,被困在房子里的时候逼不得已的时候可以喝自己的尿……”
据悉,此次活动是由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联合举办的。主办单位称,本次活动旨在使全体师生做到“四会”,即:老师会灭火、老师会心脏复苏、学生会自救逃生、学生会打电话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