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人物奇闻 >> 查看内容

集大教师几年间“换血”10次

2010-11-15 10:31:00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268

   每过几个月,集美大学工程学院的林建清老师就会到位于湖滨南路的市中心血站一趟,“林教授,又来献血啊?”因为来的次数多了,血站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把他当熟人。每次,林建清会根据情况,献10个或20个单位的成分血,每次献血过程至少要持续一个多小时。

   这已经是林建清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的第11个年头了,尽管没有刻意收集,这11年的经历还是给他留下了不少纪念,比如41次无偿献血的盖章记录、14本无偿献血证,以及好几份由全国红十字总会等部门颁发的奉献奖章、奖状。

   献全血:刚开始时用的大针管

   林建清说,第一次献血完全属于“无计划”行为。“1999年,有一天我上班路过湖里达辉商场时看到一辆献血车,车上‘我健康,我助人,我快乐’的标语让我印象很深刻。”当下,他就决定要停下来,为需要的人出点力。

   “那时候抽血不像现在用细管子、血袋,用的都是大针管,一次抽一管出来,看着还挺吓人的。”此后,他又陆续到市中心血站献了几次全血。直到有一天,市中心血站打电话给他,问他是否愿意捐献成分血。

   捐成分血:第一次见到自己的血小板

   因为不知道什么是成分血,也不知道怎么捐,林建清还特地到市中心血站去“观摩”。经过实地考察,林建清了解到,其实捐献成分血与捐献全血基本相同,从一只手臂入针通过一次性使用管道,使血液流入血细胞分离机内,分离出所需要的某种成分,如血小板和血浆等,然后再将其他血液成分还输给献血者。

   “说实话,本来有点顾虑,怕过程中会交叉感染。但在确认了所有接触血液的器件都是一次性的以后,我马上就填了志愿书。”回忆起第一次捐成分血,林建清说感觉“回来”的血有点凉,其他基本没什么异样,“还有就是捐完后,看到从自己身上出来的一袋黄颜色的血小板,还挺奇怪的。” 

   “实际上捐成分血比捐全血的副作用小,通常普通全血捐献间隔是6个月,成分血捐献间隔则是1个月,而且成分血比全血纯度高、稳定性好,输用安全。”林建清俨然成了这方面的“专家”。

   几年间全身“换血”10次

   一般来说,人体的血液含量占到全体重的8%左右,有人帮林建清算了一下,这几年他捐献的成分血折算成全血大概有5万毫升,也就是说,几年间他大概全身彻底“换血”了10次。现在定时献血已经变成了他的习惯,有一次学校派他去上海学习半年,这期间林建清还曾两次献血。在厦门,他和几个常献血的志愿者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有时候还组织起来,一起爬山、旅游。

   当被问到还会义务献血多久时,45岁的林建清说,只要自己注重锻炼、饮食,保持健康,再献几年完全没问题。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33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