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筼筜湖出现水螅 水质好转的反映

2010-08-07 10:01:18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996

   近期,一种腔肠动物——水螅在筼筜湖大规模出现,对湖区景观造成了一定影响。专家认为,水螅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筼筜湖水质的好转。


   昨日下午,在筼筜湖靠近白鹭女神雕塑的水面,一艘保洁船徐徐滑行,两名工人站在船上不停地用渔网从水面捞起一团团脏东西。他们打捞的是一种海水中的腔肠动物——水螅。记者看到,这种奇怪的生物通体透明,像粉条一样,与泥沙搅作一团,远远看去就像垃圾。


   市筼筜湖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水螅虽然是动物,但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附着在海藻、岩石上生长,靠捕食浮游植物为生。近期我市气温较高,筼筜湖偶有赤潮发生,给水螅送来了“大餐”,于是它迅速繁殖起来。水螅夹杂底泥,漂浮在湖面,对湖区景观造成了影响。从上周五以来,10艘大小不等的保洁船只,每天都在湖面打捞水螅。到昨天为止,已捞起了40筐约7立方米的水螅。


   厦大海洋与环境学院的黄凌风教授介绍,这种水螅名为薮枝螅,2008年前后就在湖区少量出现。水螅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它的大量出现,反映了筼筜湖生态系统正在恢复,水体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另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筼筜湖赤潮爆发的时间从103天下降至20天。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13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