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校园健康 >> 查看内容

“猪宝宝”扎堆 上幼儿园变好难

2010-08-03 09:46:19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865

 

  随着“金猪宝宝”的扎堆,今年幼儿园入学的难度尤其大。为此,教育部门将以前只在小学升初中才运用的电脑派位,搬到了公办幼儿园招生中。


   而现在,公办幼儿园园长基本玩“失踪”,手机关机。一位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用“严峻”一词,来形容今年的幼儿园招生工作。


   据记者从市教育局基教处获得的数据,全市登记在册的幼儿园总数为544所,其中省优质园21所,市优质园22所。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办幼儿园仅能接纳三分之一的适龄幼儿。


   思明区有公办园48所,其中34所归属教育局,14所为街道或相关单位办的。民办幼儿园有74所。一位区教育局工作人员说,片区内有本地户口的孩子,只有一半左右可以入读公办园。


   有教育界人士推算,如果把各类幼儿园都算上,“分摊”走准备上幼儿园的孩子,问题不会太大。现在之所以难,原因有两个:一是公办幼儿园太少,二是私立幼儿园太贵。


   4个月小小班花1万多元


   陈先生的孩子今年要上小班,他到居委会报了名,现在就等通知了。


   半年前,陈先生把孩子送到一所私立幼儿园上小小班。“我是想去公办幼儿园的,但是公办园没有小小班。”他说,私立幼儿园的小小班,一个班才招20多名孩子,他是好不容易才挤进去的。


   选择私立幼儿园,对陈先生来说并不情愿。“公办幼儿园最好的一个月才400元,私立的要收2000元,差太多了。”陈先生说,“孩子上了4个月小小班,花了1万多元。2000元只是学费,书本费、服装费还要花钱,一学期光服装,幼儿园就要求买4套,高消费啊。而且小小班的孩子体质普遍较弱,一学期有一个月时间呆在家里,交的钱不能退。像这种不能固定上课的阶段,可不可以考虑按月计费或按周收费?”


   私立幼儿园开价无上限


   据悉,目前公办幼儿园的学费,按省优质园每月400元,市优质园每月260元,普通园每月190元执行,而私立幼儿园的价格,由物价部门核准。


   记者从市物价部门了解到,目前私立幼儿园的收费不属于政府指导价,没有统一的价格标准,也没有上限。各私立幼儿园根据办园成本自定价格,之后报物价部门备案即可。


   即使是高价,私立幼儿园也被挤爆。康桥幼儿园园长杨媛说,往年招生会延续到8月,但今年在7月初就招得差不多了。


   康桥幼儿园的全英班收费每月2500元,双语班收费每月1100元。据说,小小班7月16日放假后,家长就开始来咨询,现在已经都招满了。小班更是早在春节过后就没有名额了。


   一位幼儿园园长说,教育主管部门也考虑对私立幼儿园的收费进行规范,比如按等级划定收费标准。但她认为很难实现,因为各园的办学特色不同,管理模式也不同,即使是相同等级的幼儿园投入也可能不一样,包括教师待遇也会有差别。


   据了解,私立幼儿园的费用主要用于场地租用费和教师工资,这部分开支占了总收入的70%左右。


   幼儿园“天价”遭质疑


   据说,有一所新开办的私立幼儿园,每个孩子每月收费5000元。“没理由收这么高啊。”多数家长认为,幼儿园收费就跟房价一样,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干预一下。


   一位家长说,现在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一般有条件的人家,肯定希望能为孩子选择一所好的幼儿园,就像买楼房,要选地段、看格局和环境,但私立幼儿园还缺少有效的准入制度,鱼龙混杂。


   “条件好、资源充足的,除了公立的就是贵族式的私立幼儿园了。公立的难进,贵族式的私立园价格不菲。”一位家长表示,虽然不愿意让孩子输在启蒙的起步线上,但对于一般的工薪阶层,一个月学费七八百元比较合理,“如果超出1500元就不能接受了,那纯属是忽悠人的”。


   一位来厦参访的菲律宾小学校长说,菲律宾公立幼儿园的收费一年50美元,私立园一年要400美元。但家长选择私立园的较多,因为公立园不允许高收费,相应的老师待遇不如私立园,流动性大。


   公办幼儿园规划不足


   “对学前教育,现在还无法完全公平公正地满足每个幼儿入园的要求。”海沧区教育局局长吴伟平实话实说。


   他认为,目前学前教育处于转型期。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由政府买单之后,教育的公益性质提高了,学前教育成为关注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解决幼儿入学难的状况,各级教育部门都显得无奈。他们解释说,开办幼儿园牵涉社区规划、房地产协调等诸多环节,超出了他们的“权限范围”。


   “有些新的楼盘说好要建幼儿园的,但最后开发商不建,我们也没有办法。还有的建了幼儿园,可是并没有移交给教育局,成了私立幼儿园。”一位分管幼儿园管理的工作人员说。


   今年入园难度骤增,有人认为,其中一个被忽视的原因是,家长刻意选择了孩子出生的年份。“做父母的没有想到,孩子出生扎堆,以后就学和就业的压力都会更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思明、湖里两区需要入园的本市户籍儿童,比去年增加了1000多人。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34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