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企业员工心理帮助计划
集美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企业员工心理帮助计划,并开通免费心理咨询热线6102345
【核心提示】
昨日,集美区政府在全省率先启动企业员工心理帮助计划(EAP),并为企业员工开通免费心理咨询热线——6102345,这无疑为集美企业员工带来福音。
据集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林赞歌介绍,企业员工常见心理问题主要有:新员工适应、职场压力、员工人际关系、员工情感与婚姻、职业生涯发展、职业倦怠、性心理问题等。
昨日,林赞歌在企业员工心理帮助计划(EAP)启动仪式上,通过她辅导过的四个经典案例展现了当前我市企业员工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扰。
>>>名词解释:
EAP是“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的英文缩写,是一套干预计划,用以预防和解决可能影响员工绩效的工作和个人问题,是企业为员工购买、员工免费享用的心理健康福利。它是一个心理服务系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员工的心理健康需求,也是设法解决个人困扰的一个新途径。
EAP服务的对象有员工个人及组织两个层面。一个成功的EAP服务可以为员工个人及组织带来重大利益。在员工个人方面,EAP服务可以促进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员工对当前工作的适应性,改善工作场所的交流沟通及人际关系,改善员工家庭关系及亲子交流沟通,让其摆脱心理困扰、消除不良嗜好;在组织层面上,EAP可以帮助企业和经理优化企业福利制度,提高员工满意度,提高团队及组织士气,降低管理成本等。
病症1 年轻人频频跳槽
他叫小侯,坐在一群年轻的新员工中显得很突兀——他脸上的沧桑与那一群稚嫩的年轻脸庞相比,比较不协调。他也是这家企业的新员工,虽然年纪比较大。
原来,工作十几年来,小侯频繁地跳槽。到一家企业往往都待不上两三年,有时甚至才几个月。就这样,他已经换了七八家单位了。他有些郁闷,有些不平衡,像他这样年龄的员工在企业里一般都有个小官儿当当,他却没有,这也是促使他更为频繁跳槽的原因。
>>>处方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像小侯这样频繁跳槽的人,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他们要么对薪酬不满意,要么认为自己晋升空间不大,要么人际关系不顺畅,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对其他企业期望值过高。然而,频繁跳槽不利于工作经验的积淀,更不利于成就在公司中的地位,公司也不喜欢频繁跳槽的人,认为这样的人忠诚度不够,归属感不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盲目跳槽风险大。
林赞歌为此呼吁,年轻人要慎重为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岗位,尤其要注意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认清自己的优劣,在职位上花些时间沉积自己的职业能力。
病症2 见到美女就想抱
现年32岁的闵闵,已婚,东北来厦打工者。他有个难以启齿的“秘密”,压在他胸口已经六七年了。原来,他一看到美女,就有强烈的性冲动,特别想拥抱她。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原来,闵闵上高二时,有一次正在家中偷看黄色影片,母亲突然走进他的房间,他吓了一跳,羞愧异常。从那以后,一方面他对异性十分好奇,有渴望与异性交往接触的强烈念头,一方面又总有强烈的自责与内疚感。现在,虽然他已经结婚,妻子贤惠,但由于他独自一人在他乡打工,无法过正常的夫妻生活,因此内心总有强烈的性冲动,看到美女就想入非非。
>>>处方 解决好外来工夫妻生活
性生活问题目前是外来员工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现代社会一个社会问题。不少外来打工者由于夫妻分居两地,或者经济困难,到适婚年龄无法成家过正常的婚姻生活,或者因租住房子空间小或与其他人合住,夫妻合法性生活受到影响,使其性生活处于压抑之中,甚至受到侵害,从而引发不少社会、心理层面的问题。
林赞歌建议,从人性化角度解决好外来工夫妻的性生活问题,保证公民的正常身心需求,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希望有关部门加以重视。
病症3 抑郁导致轻生念头
现年28岁的倩倩在厦门某公司上班,有一女儿2岁,放在农村由家里老人带。她性格内向,话语不多,平时与丈夫交流也很少。近段时间由于公司业务增加比较快,工作压力增大,出现哭泣、失眠、吃不下饭,厌倦上班等现象,有时还出走,甚至流露出轻生的念头。
林赞歌通过心理测验,发现她得的是抑郁症。经咨询了解,原来,她从小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家庭比较贫困,但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不错,也如愿考上一所好大学,毕业后来到这家公司上班,但理想与现实落差太大。结婚生孩子后,得了产后抑郁症,最近工作压力变大,她的忧郁情绪加重。
>>>处方 需要周围人更多关心
抑郁症在现代企业员工中已处在多发状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这类员工往往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因此也被称为“心灵感冒”。
林赞歌介绍说,严重的抑郁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更有甚者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林赞歌呼吁,抑郁症患者需要亲人、同事给予更多关心、理解与支持,严重者需要送医就诊。
病症4 每次提拔都没“我”
30多岁的壮汉小禾是一家单位的技术主管。他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做了10年,为单位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单位领导对他评价很高,非常认可他的工作,但奇怪的是,每次提拔都没有他的机会。他百思不得其解,因此十分焦虑郁闷。
林赞歌对他进行了职业个性心理测评,发现他是个性格十分内向的人,不大善于表达,也不爱表现,另外管理能力比较弱。也就是说,他是个技术型人才,而不是管理型人才。
>>>处方 认识自己明确定位
“为什么每次企业提拔都没有我的机会?”这样的苦闷在不少企业老员工中屡屡出现。
林赞歌将测试的结果与小禾做了分析。林赞歌建议:“你目前面临的两种选择,要么接纳自己的性格特征,明确定位,继续往技术型人才方面发展;要么改变自己,培养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加强与人交往的能力,走管理型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