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科学家公布研究成果震撼全球
质子比预期小4%,大学物理教科书或要修正
据“中央社”报道,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刘怡维的研究团队发现,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之一的质子,比原先预期小了4个百分点;这项震撼全球物理界的突破性研究成果,登上国际权威杂志《自然》期刊封面。
据报道,台“国科会”与“清华大学”12日召开联合记者会,由刘怡维带领的研究团队历经10年的研究后,发现“质子其实没有那么大”。
报道说,研究团队经过漫长并仔细的数据分析,比过去更精确10倍的质子的半径数值被推导出为0.84184飞米(1飞米=0.000 000 000 000 001米),明显与现今的公认值0.8768飞米不一致,科学家们仍在讨论差异存在的可能原因。
刘怡维表示,虽然质子的大小相差只有4个百分点,对物理的影响却很大,以后实验也不排除会推翻现在的发现;但他预估,现在的发现,5年内不会被打破。
刘怡维说,这项发现在物理上的意涵包括百年来的原子物理必须重新检讨,在接下来几年里,这会是物理学中有待解决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至于问题出在哪里?刘怡维说,有几种可能,可能是“量子电动力学”错了,也有可能是电子-质子,或渺子-质子间有未知的交互作用,不过,现在还没有结论。
刘怡维补充,这项发现挑战当前已被精确地检验过的光与物质基本理论正确性─即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QED);或将改变目前最精确的基本物理常数─雷德堡常数。
此外,至于对生活上的改变,刘怡维表示,这项发现对日常生活没有改变,不过,大学的普通物理教科书可能要修正。
据悉,这项实验成功结合来自3大洲32个科学家的合作,在拥有世界最强大的渺子束源的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进行。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原子分子光学(AMO)研究群刘怡维所带领的团队,专注于以精密量测检验基本物理理论的研究方向。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在7月8日的封面中,报道了这项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