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22名“菜鸟”迷失同安云顶山
一群没有户外经验的登山“菜鸟”,只带了食物就冲进同安云顶山,其中22名队员和大部队走散,被困在深山里迷失了方向。当他们朝着山脚灯光走时,完全不知道这灯光是已过厦门地界的安溪县的村庄里照射出来的。
昨晚,集美某公司的一群员工被困云顶山,北极星和蓝天这两支户外救援队伍,和汀溪派出所、汀溪镇政府的救援力量一起,花了近3个小时的时间,将他们安全解救下来。
救援队员头上戴的照射灯,对于夜间山林寻路十分必要。(北极星救援队 供图)
特邀导游只去过一次云顶山
昨天早上8点,在集美北区一家卫浴公司门口,57名员工集结在一起,他们组织了同安云顶山的野外活动。按照他们的计划,10点赶到山脚下,用4个小时的时间,从八怪谷溯溪登到山顶,然后再原路返回。
在出发前,单位还为他们配备了一名特邀导游,但大家都不知道,这名导游只去过云顶山一次,而且带队经验很少。
在行程安排上,员工们被通知只要带一双登山鞋、背包、快干衣裤和遮阳物品,连食物也只需一瓶水和一份午餐。只有一名员工带了一支手电筒出发,谁都没想到,这支手电筒却成了他们的救命物品。
出发后,欢歌笑语不停。他们预想晚上6点多回到集美。
第一梯队登顶后发现22人掉队
上午10点,员工们到达了云顶山脚下,开始溯溪登山。下午4点,大家才意识到天快黑了。原来,预计登山用的4个小时,是参考网上驴友们的用时标准,而对于他们这群没有户外经验的“菜鸟”而言,又是边走边玩,远远超过4个小时了。
“大家都有点着急了,就想赶在天黑前爬到山顶再回来。”员工小郑说,57人开始加快速度,体力好顾不上体力差的,到5点多,当第一梯队的员工们成功登上海拔1175米的山顶时,回头后才发现,有22名队员掉队了。
不幸的是,第二梯队的这22名队员又分成两个组,两组相隔有三四百米远。其中最后的那组,有一名10多岁的小男孩和一名50多岁的中年人,他们虽然心急也想赶着登顶,但体力已经严重透支,走路都需要他人的搀扶。
更不幸的是,特邀导游已经随着第一梯队登顶。到晚上6点多,天色完全暗了下来,22名落下的队员们,已经完全迷失在大山之中。
第一梯队的成员们,很快就回到山下。他们在和其他同事电话联系了一两个小时后,还是无法将掉队的人员引回来,最终只好叫他们报警。当晚8点40分,员工小颜拨通了110电话报警:“我们一共22个人,被分成两组,在云顶山上走丢了,我们这组迷路了,另外一组失踪。”
{enter}
南辕北辙朝安溪灯光行进
指挥中心马上通知辖区汀溪派出所和联动单位——北极星户外救援队赶赴现场。“我们还按照对方GPS上传输回来的信息,和数据库中的电子地图比对后,再反馈给北极星救援队。”
就在救援队伍赶赴救援的路上,被困员工们也在开展自救。有的人在石头上刻字,有的人则把矿泉水瓶摆放在必经之道上,有人看到不远处闪烁的灯光,以为是山下的同安汪前村,便顺着走去。其实那是安溪地界的村庄,员工们与同安背道而驰。
还好有人在山林里,发现蓝天救援队树的一个定位牌,根据上面所留的电话,他们联系上了蓝天救援队的队长水草。
“接到电话后,我就知道他们的被困位置。但这些人都没有户外经验,靠着电话指路,四周太暗看不见参照物,效果很差。”水草告诉记者,无奈之下,蓝天救援队也集结了10多名队员,赶赴云顶山。
汀溪镇政府也接到了求救信息,救援预案马上启动。政府救援力量、派出所民警、两支专业救援队,总计50多人的救援力量,马上都往云顶山上赶。
山头11人因有手电筒而获救
最早到达山脚下的,是北极星救援队。几名队员头戴照射灯,在半山腰处,发现了被困的第二梯队成员,让他们呆在原地不要动,等把剩下那组人找到后,再一起带出来。
他们抬头一看,发现在旁边一座山头的顶上,有一盏手电筒的灯光,这让他们一下就找到了剩下失散的11人。救援队员们又走了600多米,将对方接了下来。“他们又累又饿,见到我们时,就问有没有带东西过来吃。”救援队员们说自己都没时间吃饭。还好后续赶来的第二批救援队员们,带来了食物补给。
当22名失散的队员全部找回时,已经是晚上11点整。
看到同事们平安无事,公司负责人也长舒了一口气。在汀溪派出所内的短暂休息时,民警对组织者进行了教育。“没有装备,没有计划,没有向导,没有经验。”民警说,还有几位被困人员,居然穿着高跟鞋上山。还好救援及时,要是出事的话,大家都不好受。
组织者也坦承,这些意外让他们也受惊不小。“我们都打算要是没被人发现,就在山顶上过一夜。”员工小郑说,“以后别再跟我提爬山了,谁提我跟谁绝交。”
【相关新闻】云顶山未开发 不提倡深度游玩
本报讯(记者 朱俊博 实习生 池鹭翔)4个月前,也有一群驴友迷失在同安云顶山上,当时大雾封山,救援难度更大。但在110联动单位——北极星救援队的努力下,16名驴友最终被安全解救。
救援队负责人说,这次出现险情,全部都归结于员工们毫无经验,57人只带一个手电筒,没有对讲机也没有求生哨,只带少量的食物和水,只有一人对地形熟悉,可这个人却跑在最前头。
汀溪警方说,云顶山还未开发,不提倡驴友们前去游玩,但即使要游玩,在装备物品准备充分的前提下,最好能雇请当地村民作为向导,以免迷路。
{enter}
山路岔口可否设荧光牌
【容我一言】
陈进容
这已经是今年以来第二起动用大量人力上山救人的新闻了。我有几个建议,觉得应该说说。
进入炎夏,加上暑假到了,除了大人外,应该预见到,有一些孩子可能登山。孩子们可是连手机都没有,一旦迷路怎么办?
单靠提醒大家说云顶山尚未开发,不要入山游玩,我觉得不可能杜绝此类事情发生。正如新西兰那位一生登山不止的希拉里,人们问其为何见山就要登。希拉里回答:“因为山在那里。”有山就会有人要去登,今后迷路被困的险情还是可能发生。
所以,我建议,与其像这两次耗费大量警力、人力去救人,不如提前下点成本,制作荧光提示牌在上下山的几个岔路口,白天日光炎炎,夜晚荧光牌熠熠可见。
这批迷途的登山者中,所幸只是迷途,而没有人发生中途中暑等意外,山林凉爽,但登山要大量出汗、午间气温蒸腾,当地有关部门是否可以在山上设置几处防雨箱,放些防暑急救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