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开脑袋医生和病人还能聊天
“我手上拿的是什么?”“左手是狗,右手是猪。”“你叫什么名字?”“我叫黄××”……也许你很难想像,这是一位脑肿瘤患者躺在手术台上被开颅后与医生的对话。这不是电影场景,而是解放军第174医院实施的国际先进的“唤醒手术”。
正在进行的“唤醒手术”
脑壳上画“靶子”精确定位
昨日8时40分,174医院神经外科病房。36岁的脑肿瘤患者黄女士,头发被理光了,她看上去有些紧张。“我得这病快10年了,当时我在工厂上班,突然晕倒,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几分钟后恢复正常。刚开始每年发作一两次,后来越来越频繁,1个月就发作1次。我曾经到厦门一家大医院做过手术,好了一段时间,不到1年又发作了,特别是今年以来,发作得更频繁,1天最多发作8次!我听说174医院手术做得好就过来了。被这个病折磨得太痛苦,尽管知道手术有风险,我还是决定做。”
9时20分,黄女士被护士推进手术室麻醉。然后,她的头部被固定在头架上,在影像导航仪帮助下,医生用探针再次对她颅脑里的肿瘤进行探测,并用棉签作笔、蓝药水作墨,在黄女士头顶画上几根纵横交错的蓝线。这是“头皮标志线”,以便手术时精确定位,避免误伤。
{enter}
攻克技术难题确定手术方案
这手术怎样做才最好?174医院神经外科姚一主任反复思考着。肿瘤位于左侧脑半球,正常情况下支配说话、运动、感觉的脑功能区都被肿瘤占据,如何才能做到既切除肿瘤又不会导致患者日后不能说话、手脚不能活动,这是手术的关键。
经过周密分析,姚一主任制订了“唤醒麻醉状态下、定位脑功能区之后再切除肿瘤”的手术方案。也就是说,手术中,在打开颅骨、暴露脑组织后,让黄女士从麻醉中醒过来,然后用电刺激定位管理语言、运动和感觉的脑功能区,明确肿瘤和脑功能区的关系,边监测脑功能区边切除肿瘤。
为了确保在麻醉唤醒过程中,让患者既能完全清醒与医生沟通,又能无疼痛、生命体征平稳、呼吸通畅,174医院麻醉科使用了自行研制的新型导管插管“食道鼻咽腔导管”。使用这种导管,患者可以带管说话,和其他麻醉技术相比,其安全性、唤醒时间等方面有显著优越性。
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手术实施全麻时,必须插气管,用呼吸机帮助呼吸,而气管通气后就无法讲话。174医院麻醉科发明的“食道鼻咽腔导管”,解决了全麻下患者通气与讲话的矛盾。据174医院麻醉科沈七襄教授介绍,目前这项技术发明已申请国家专利。
{enter}
患者术中“说出”肿瘤位置
经过充分准备,手术开始了。经鼻子插入特制导管,麻醉,连接各种检测用的电线,切开头皮,打开颅骨,暴露大脑,定位肿瘤……一切都按照预定方案顺利进行。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环节——定位脑皮层语言、运动和感觉功能区。
姚一主任指挥:唤醒,做皮层功能区定位。麻醉医生沈七襄教授和高鹏医生立即调整麻醉的药物。黄女士自主呼吸逐渐恢复,睁开眼睛。待排除导管气囊气体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虽然黄女士的鼻子和嘴里仍有导管,可她能清晰、准确地回答医生的各种问题。“你是哪里人?”“漳州南靖。”“你在哪里住院?”“解放军第174医院神经外科”……姚一主任在使用电极刺激黄女士大脑皮层时,要求她不停地数数,以定位语言区,同时观察其四肢有无活动。半个小时后,定位结束,肿瘤周围没有语言区存在,运动区位于肿瘤后缘3厘米处。手术进入切除肿瘤阶段,在切除肿瘤前下侧时,为了防止损伤皮层下传递语言的神经束,姚一主任仍然要求黄女士处于清醒状态并继续数数,在完全切开肿瘤前下侧后才再次转入麻醉状态。
经过1小时的手术,半斤多的肿瘤被完整摘除下来。
{enter}
“术中唤醒”利于精确定位
姚一主任介绍,人体脑功能区的具体位置存在个体差异,脑肿瘤、脑皮质发育不良、脑卒中、脑外伤等都可引起脑功能区位置变化,如果仍按照正常的解剖学去定位脑功能区、指导手术,就可能导致两种情况:一是手术不彻底,没有解决病人的问题;二是切除了病灶,但也损伤了脑功能区,留下偏瘫、失语等后遗症。
由于患者脑部肿瘤和脑功能区邻近,而脑功能区凭肉眼无法准确区分,以前医生在做类似手术时全凭个人经验,无法精确地给肿瘤定位。现在运用“唤醒手术”,医生可在手术过程中与病人交流,如果病人在医生找到肿瘤位置的过程中一直能说话,就表明最终确定的肿瘤位置准确无误,这样就能避免误切错切,在确保患者语言、运动功能不受损的情况下彻底切除脑肿瘤,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