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用均衡理念PK“养生大师”

2010-06-12 14:37:15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076

中国营养学会专家翟凤英在厦传授营养之道

   【人物名片】

 

 


   翟凤英:


   博士生导师,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率先建立了公共营养领域,拓展了公共营养事业。目前正主持《中国营养改善条例》的完善和提交工作。(梁伟 摄)


   本报记者 楚燕

 

 

 


   近期社会上掀起的“食疗养生”风潮,在民间风靡一时,甚至让一些普通的食物变得奇货可居。此类事件暴露出我国居民营养知识十分短缺,容易盲目跟风。昨日,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来厦参加“中国代餐饮料产业论坛”。这位经常与“养生大师”PK的营养专家明确表示,科学不是儿戏,营养要讲均衡,没有不好的食物,也没有最好的食物,关键在于平衡。

 


   媒体要自律,科学不是娱乐

 


   翟凤英不客气地指出,最近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闹出不少事。“张悟本说喝绿豆汤能治百病,还有人在节目上说喝牛奶会堵血管。这都犯了常识性错误。”翟凤英说,“科学的东西不能搞成娱乐,媒体要自律,不能任由所谓的‘大师’误导百姓。”


   早在2007年,翟凤英就对当时的“排毒大师”林光常的“弱碱水宣导论”进行驳斥。昨天,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大师”总爱搞出包治百病的理论,“其实,说什么病都能治的往往什么病都不会治!”

 


   没有不好的食物,关键是均衡

 


   翟凤英提醒,不要被五花八门的养生理论蒙蔽,合理膳食的精髓在于“平衡”。“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均衡的膳食。”翟凤英说,膳食平衡应做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翟凤英曾参与编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引入“平衡膳食宝塔”概念。这个“宝塔”的塔基就是粮食类、谷类,旨在提倡人们吃得粗一些、杂一些。

 


   不吃饭光吃“片儿”行不通

 


   目前市面上流行各种营养药片儿,像维生素片、钙片等等,有“大师”竟称自己数年不吃饭只吃“片儿”。对此,翟凤英指出,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是最科学合理的,服用营养药片应遵循“缺啥补啥”的原则,迷信药片儿而忽略饮食无疑是舍本逐末。


   营养师培训沦为赚钱工具


   “我国营养师培训鱼龙混杂。”翟凤英指出,有些部门搞培训不是为了推动我国营养事业发展,而是为了赚钱。她认为,日本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日本1945年战败,1947年就制定了营养法。家庭妇女、学校都按标准制作营养餐,孩子从小就有很好的饮食习惯。现在日本有80多万人接受过为期4年的家政培训,其中只有12万人通过继续学习考核拿到营养师执照。而在中国,培训几个月就能拿到营养师证书。”

 


   【链接】

 


   【高血脂】 鸡蛋减半,少吃油


   翟凤英表示,正常人应该每天吃1个或半个鸡蛋,连蛋黄吃;高血脂的人1周吃3次鸡蛋,每次可以吃半个蛋黄。同时多吃膳食纤维,有助于清除肠道油脂,并加强运动。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天吃油不超过30克,约两三汤匙,但事实上,很多人超过40克甚至50克。”翟凤英说,吃油多会导致甘油三酯偏高,植物油也不例外。


   【高血压】每天吃盐不超过6克


   血压高的人一定要少吃盐。翟凤英说,中国营养学会调查显示,中国人每人每天吃盐普遍超过12克,“应控制在6克以内。1个啤酒盖能装4克,一盖半就是一天的量。”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83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