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志愿者将进社区宣传保健食品安全
志愿者在“关注保健食品药品安全、共创健康和谐美好生活”条幅上签名。(本报记者 陈立新 摄)
真假药鉴别。(本报记者 陈立新 摄)
【核心提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与市民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药监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我市已取得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40家,注册品种142个,经营企业1282家。
为进一步加强药品、保健食品的安全监管工作,深化我市药品和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有力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厦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本月还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保健食品与药品安全宣传月”活动,通过宣传强化企业诚实守信,倡导行业自律;规范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同时通过正面宣传,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防范保健食品和药品的消费陷阱。
本报讯 (记者 陈泥 通讯员 杨晓燕)为期一个月的“保健食品与药品安全宣传月”系列活动5日在文化艺术中心广场正式启动。食药监部门在现场结合近期专项整治的典型违法案例和盛夏保健食品消费的特点,向市民发出消费提示,并以板报、发宣传单和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市民宣传保健食品与药品方面的知识。副市长叶重耕出席了宣传月启动仪式。
据了解,本次宣传月的活动主题是“关注保健食品与药品安全,共创健康和谐美好生活”。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李宏愿表示,针对老年人保健食品消费需求旺盛的特点,宣传月活动期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将深入各社区,与各社区负责老干部保健的工作人员进行座谈,征求保健食品监管工作意见;开展社区保健食品安全知识巡回讲座;同时还将组织各社区老年人代表参观我市保健食品生产企业。
5日恰逢周六,前来咨询的市民络绎不绝,不仅各宣传板报前围着很多观看的市民,保健药品、虫草燕窝滋补品真假识别咨询台前也挤满了前来询问的人。对于市民最关注的“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的情况,药监人员表示,此类情况一般多见于降糖类、壮阳类、减肥类保健食品,因此消费者切莫购买那些宣称“特效”的保健食品,因为这类保健食品为了效果明显,往往违禁添加了西药成分,对消费者的健康非常有害。
在前天的启动仪式上,我市20余家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共同签署了《厦门市保健食品行业诚信倡议书》。我市首支保健食品安全志愿者宣传队也正式成立,宣传月期间,首批50余名志愿者将深入社区、学校开展保健食品与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
【温馨提示】
购买保健食品
“五注意”
药监部门昨日提醒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要做到五项注意:一是仔细察看包装上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是否标注齐备,应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确定产品的保健功能;二是不可轻信街头巷尾身穿白大褂的游击“医生”、所谓“专家”的“权威结论”;三是购买保健食品最好到直销店或信誉较好、证照齐全、有固定经营场所的正规销售商店购买,不要轻易购买上门推销或无固定场所推销商的产品;四是索要购物凭证。购买保健品一定要注意索要发票和购物凭证,并妥善保存,以便事后维权;五是核对凭证内容。仔细检查发票上记载的商品名称、数量、单价、总价与实际是否相符,所盖公章字样与经营者名称是否一致,否则,不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