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行医65年济世育人
在厦门,许多市民都知道有位被称为“肝病克星”的名中医,他在全国还享有“南康北关”的美誉,他就是康良石。11月金秋,康老迎来了90岁寿辰,同时也迎来了自己行医65年的纪念日。今日,厦门市中医院将为90岁高龄的康老举行“行医65年庆典活动”。
厦门中医院院长陈进春介绍,举办这样的活动,是希望能更好地将老一辈中医人的医德、医术传承下去,让后人以此为榜样。今后,厦门中医院将通过“建名院、创名科、树名医”的平台,来更好地推动医院发展,壮大厦门中医药事业,为百姓造福。
福建省惟一
国医大师候选人
出生于1919年的康老,今年已经90岁高龄了。每天来找他看病的人依旧络绎不绝,而他为病人看病一天也闲不住。实际上,这位老中医已经拥有太多荣耀了,但他却仍然这样不辞劳苦,只为了能让自己的医术造福更多患者。
作为中医世家的第九代传人,康老从17岁起就继承家学,24岁取得中医行医资格后悬壶行医,当时他就以治疑难杂症而小有名气,继而以精于治肝病著称。1956年,康老作为厦门中医院的建院元老,开始创建中医院肝病专科。他在学术上多有建树,自成一家,这也让他成为了我国中医肝病学科奠基人之一。
去年,康老被推荐为福建省惟一一位参评国医大师的候选人,而此时他早已名满天下了。他是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也授予他“中医药学会成就奖”,并任命他为“终身理事”。同时,中华中医药学会也授予他“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此外,他还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全国著名老中医。
开创“康氏肝病疫郁理论”
中医对肝炎的论治,是伴随着西医对肝炎病毒的认识而发展的,用中医中药治疗现代病种,在肝病辨治无疑是一个典范,而康良石则是全国中医肝病学科的开创者之一。
据介绍,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病毒学家发现了乙型肝炎抗原,对肝炎病原学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形成了一系列对此病的新认识。在这一时期,康老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学科发展潮流,他全面接受了现代医学对肝炎的一系列新知识,结合温习祖国医学经典著作,吸收先贤学术精华,认识到乙型肝炎发病初期具有瘟疫的发病规律,向慢性化发展也存在郁证的相因病机,总结这一新病种的理法方药和护理原则,并在前辈方剂的基础上,发掘良效的本地区药物,经治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反复总结、提炼,不断验证、增补,其制定的肝病相关中医诊断标准、疗效标准、中医治疗方案以及护理常规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最终形成了厦门中医院一直沿用至今的“康氏肝病疫郁理论”。
救死扶伤医术闻名海内外
重症肝炎、肝硬化腹水这样的疾病,在现代医学上几乎被判定为不治之症了。然而,上世纪50年代初,一位患了重症肝炎、重度黄疸和臌胀的患者,在向众多医生求医未果后找到康良石,最后这名患者的病被康良石治愈,正常工作生活了几十年。
而有着同样遭遇的菲律宾华侨陈先生,在来厦门寻医时已经77岁高龄了,当时他已经出现了肝功能重度损害和肾功能轻度损害。接受了康老2个月的治疗后,其症状竟然全消。这一消息在当时传出后轰动了马尼拉,自此康老的名声也蜚声海内外,至今仍有许多海内外患者慕名而来求医。
不单有高超的医术,康老的医德在世人中也享有很高的美誉。被他医治过的患者都能感觉到,不管是与什么样的病人交谈,康老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交流中他也总能给病人更多心理上的支持,而这些都已经成为他治愈疾病良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采访中,记者问康老,是什么养生秘诀能让他在90岁高龄却依旧保持着容光焕发。康老却回答说,他从年轻时就当医生了,常常是早上坐诊,一坐下来就四五个小时不动,茶水也顾不上喝一口,哪里还懂得养生。或许,能称得上养生秘诀的就是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吧。
终身致力于
中医药事业
在康老的带领下,历经数十年,厦门中医院针对各种肝病已研发出了44个治肝良方,这些中药方剂都已经造福了不计其数的肝病患者。而从当初只有康良石一个人的厦门中医院肝病专科,到现如今的厦门市重点医学中心、福建省及国家级中医肝病重点专科,门诊量达到近10万人次,年收住院病人2000余人次,患者来自全国各地。
在康老65年的行医历程当中,受益于他的不单是患者,还有他的后辈们。在康老的带领和培养下,厦门市肝病中心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肝科专业人才。如今,康老仍然在继续将自己的学识与经验传承给后辈。这位老人将毕生心血奉献给了中医药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