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53周年 创一流三甲中医院
近日,刚刚晋级“三甲中医院”的厦门市中医院,又将迎来中医院成立53周年的大喜日子。为此,中医院举办历任院领导座谈会,请老院长们畅谈医院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中医院发展出谋划策。
院长陈进春在座谈会上感慨,东迁之后,经过3年努力,厦门中医院终于晋升三甲中医院,这是几代中医院领导带领之下努力的结果。厦门市中医院经历了五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在医院东迁之后,全体中医院人又开始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而拼搏。中医院的愿景是,在不远的将来,厦门市中医院能够成为我省乃至全国一流的中医院。
半个世纪,医院科室从五六个增至67个
曾任厦门市中医院副院长的康良石回忆,“1956年,18名工作人员,20张病床,在厦禾路开张组成厦门市中医院。”谈到中医院的发展,他把创立时的医院与现在的中医院相比,不禁感慨万千。
曾任厦门市中医院院长的涂福音则回忆,创三乙医院时,妇科、骨伤科等五六个科室只有门诊,没有病房,医院面积只有200多平方米。为了腾出病房给妇科,所有行政人员只能集中在一间房办公。当时的市民对狭小的中医院曾作出评价:“到中医院看病,好像回到游击战在钻地洞。”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中医院成功创建三乙医院,并成为全国首批示范中医院。
东迁之后的厦门市中医院,医院占地面积7.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专科诊室增加至67个,年门诊量从搬迁前的58万人次增加到144万人次,出院病人从搬迁前的7000人次增加到2.5万人次,开放床位近千张。老领导们表示,这些均得益于厦门市委市政府对中医院东迁的大力支持。
抓住机遇促成医院东迁
上世纪90年代,厦门市中医院创建为三乙医院后,逐渐发展壮大。当时的中医院发展面临几大危机:周边扩展空间有限;老城区房子逐渐拆迁,服务人口减少;大医院过度集中,第一医院、174医院、中山医院均在发展,相对其他医院,中医院急诊成为当时全市急救方面最清闲的医院。
医院面临如此多的困境,如何寻求新的发展?时任中医院院长的杨叔禹回忆,2000年初,市里提出建设海湾型城市。恰闻东部有块闲置的医疗用地,杨叔禹请回医院历届老领导讨论医院是否搬迁,大家一致同意,医院搬迁是顺应医院发展形势。2002年,市里作出规划,市中医院确定将东迁。
当时东部没有现在这么成熟,市民出行搭乘公交车都不方便,医院还特地租大客车一车一车地拉着医务人员到东部实地考察。“只有地基、几个大水坑。”杨叔禹说,目前,全国很多中医院日渐萧条,厦门市中医院仍在不断发展壮大,作为中医院的前任院长,他可喜地看到,不断壮大的厦门中医院已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的中医院,在全国中医院中也属佼佼者。他感叹,医院与周边地区房地产的“双赢”发展,体现中医院的发展与厦门经济齐头并进。
现任院长陈进春介绍,2006年5月,医院大举搬迁,医院的发展进入新时代,结束岛内东部没有大医院的历史。考虑周边居民需要,除了保持医院原有的中医实力,医院中西并进,在医院搬迁之前就注重引进人才,为搬迁后的医院发展做好准备。搬迁之后的中医院,服务半径增大,相较过去旧址时的中医院,更注重解决急重疑难杂症。在注重保持中医特色的同时,积极提升现代医疗保障能力,医院急诊转而成为全市急救最繁忙的大医院之一。
陈进春透露,2008年,医院门诊量由2003年的58万人次增至144万人次,固定资产总值由原来的7千万增加到4.5亿,出院人数由2003年的7000人次增至2.5万人次。“晋级‘三甲’后,厦门市中医院将继续实施‘三名’战略:积极创名院、建名科、树名医,造福一方百姓。”
【亮点 1】
53年发展飞速,已成两岸中医药交流基地
厦门市中医院(厦门华侨医院)创建于1956年11月,是全国首批示范性三级乙等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临床医学院、福建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厦门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医院现有职工上千名,其中主任、副主任医师140多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名,硕士生导师16名,全国名老中医4名。开放床位900张(其中医院北区新址设600张床位,医院南区作为肝病中心、肛肠科、骨伤科业务用房,设300张床位)。医院占地面积7.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年门诊量超过144万人次,年出院病人2.4万人次,是目前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中医院。
厦门市中医院新院于2006年4月30日竣工,并于5月8日完成整体搬迁。新院建筑面积75321平方米,相当于原旧院建筑面积的2.42倍。医院开设专科专病门诊67个,其中肝病中心和“慢性胃炎”专病是国家重点专科专病;中西医结合小儿科、肛肠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创建单位;肛肠科和糖尿病专科是福建省重点中医专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中西医胆胰专科是福建省重点中医专科创建单位。
医院承办的《中医药通报》杂志,是厦门唯一获得CN和ISSN正式刊物的医药类杂志,也是我省惟一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2007年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杂志三等奖,是我省惟一获此殊荣的医药杂志。
医院在东南亚、港澳台地区享有盛誉,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积极开展对外中医药文化交流,先后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及学员来医院访问,接受中医药培训。1988年以来,医院先后承办两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会,成立厦门-台湾中医师联谊会。近年来,医院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地区医疗机构共同举办中医临床提高班,培训学员数百名,为促进海外中医药交流、推进两岸中医药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由于医院对海外中医药交流作出的突出贡献,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医院列为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并在医院设立“海峡中医药合作发展中心”,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在厦门惟一针对两岸中医药合作交流的基地与窗口。
【亮点 2】
肝病中心学科建设成绩斐然
厦门市中医院肝病中心成立于1960年,为厦门市重点医学中心,福建省及国家级中医肝病重点专科。
中心设有200张床位,下属肝一区、肝二区、肝三区、肝外病区、中心实验室等5个科室以及中西医肝病研究所(省重点中医药研究室),并设有门诊楼、超声室、心电图室、肝病治疗中心等配套设施。肝病治疗中心配备有BM25、ACCURA等人工肝设备,以及三氧治疗仪、分子激光治疗仪、结肠透析仪等先进设备。
中心创始人康良石教授是全国著名肝病专家,是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之一,在肝病中医药领域享有“南康北关”的美誉。中心现有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技)师9人,博士3人、硕士9人。中心年门诊量近10万人次,年收住病人数2000余人次,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中心坚持中医特色,中药治疗率达到85%以上,外地病人占住院病人近半。
该中心作为国家“十五”、“十一五”肝病重点专科,一直将病毒性肝炎的理论和临床研究作为科研的重点方向。经过近50年的科室发展及10年的重点专科建设工作,对于病毒性肝炎从基础理论到临床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探索。近5年来中心承担了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省卫教联合攻关课题、厦门首批重大疾病攻关项目等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20余项。中心在国内外各期刊杂志发表论文90余篇,获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10项。其中,康良石学术思想研究发表论文《康良石防治急黄经验》、《康氏抗纤颗粒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等30余篇,获学术成果8项;病毒性肝炎研究发表论文《七味化纤汤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纤维化作用的临床及组织学研究》等40余篇,获学术成果2项。研发了3种院内制剂:复方芪葜颗粒(无糖型)、复方茵陈颗粒(无糖型)、复方栀子根颗粒(无糖型)。撰写专著1部,内部刊物1部,参编专著3部、医案2部。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科研总结中,以康老的“康氏疫郁理论”为指导,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肝病辨证论治体系,已成为该中心的主要特色。
【亮点3】
打造东部急救基地,急诊能力提升造福市民
厦门市中医院急诊科以先进的现代急诊医学理论为基础,应用各种现代急诊急救医疗技术,为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提供院内急诊抢救医疗服务和各类专科的急诊医疗服务。急诊科与前端的市120医疗急救服务以及后续的外科、手术室、院综合ICU,共同构成危重病人从发病现场直到重症监护病房的规范、完整、迅捷的一条龙急诊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目前,该科已融入厦门市急诊、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成为厦门岛内急诊定点医院急救基地之一。
急诊科分设内科、外科、骨科、五官科、儿科等诊察室;抢救危、重症患者所必备的急诊抢救室、清创手术室、急诊监护室、急诊注射室、急诊观察室一应俱全;设立了成人、儿童两个输液中心,能分别容纳60人、40人同时输液治疗。急诊科改建两个抢救单元,配备各种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能充分满足现代化急诊抢救的要求。
2008年,急诊科接诊病人数达8万余人次、通过120急救中心接诊约3877人次,抢救病人数约2898人次,其中大中型抢救约655人次,完成清创缝合人数5853人次。由于技术过硬,设施到位,现在中医院急诊科可以在不同的层面采用不同的抢救手段使病人得到最佳的救治,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促进了全院综合实力的提升。 (文/刘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