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建设健康城市成厦门施政新目标

2009-09-08 11:12:00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897

    小到炒菜放多少油盐,大到空气质量指标,都将成为政府着力关注的问题

    晚报讯(记者 杜世成 实习生 陈舒)几年后,你可能会发现:做菜不再放那么多油和盐了,公共场所都禁烟了,家里的慢性病人有社区跟踪护理了,街上看不到“黑尾巴”了——日日好空气,天天好心情,时时健康生活。

    我市已确立打造“健康城市”,它的具体目标和工作计划,将进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小到市民炒菜放多少油盐,大到空气质量指标,都将成为政府着力关注的问题。

    昨日,市政协常委会议围绕着建设“健康城市”的议题协商议政。市政协常委、民主党派和政协专委会在会上建言献策。

    市政协主席陈修茂说,建设“健康城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符合“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的精神,要大力推进,市政协将进一步整理论证,形成市政协建议案,提交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丁国炎说,把“健康城市”纳入我市新一轮发展框架之中,更有利于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在全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申报,循序渐进,绝不流于形式,不给市民添麻烦。

    市政府秘书长许明耀通报了我市建设“健康城市”的设想。他说,我市将组织强有力的调研班子,根据国内“健康城市”试点开展的情况,充分论证。参照创建文明城市的机构框架,成立建设“健康城市”的工作班子,全力推动。

    同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健康城市12个方面338项指标,我市将根据实际进行归类和细化。组建专家组,负责“健康城市”研究和技术支持。在这基础上制定我市建设“健康城市”的方案和指标体系、评估体系。

    根据目前市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城市管理问题,如控烟、控酒,空气质量、饮用水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以及建设“健康城市”的基本要求,我市将提出建设“健康城市”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提出本届政府的行动目标和工作计划,并把它写入每年《政府工作报告》。 

    力争通过两年努力,取得明显效果——环境质量有所提高,饮食饮水卫生更有保障,健康行为更为普及,人均期望寿命值更高。

    他说,还要使“健康城市”成为全体市民的共同目标,成为市民的一种自觉行动、共同参与。

    【建议】

    给市民发控油勺

    农工党市委建议实施市民健康行为的干预行动,针对市民中油、盐食用量偏高的问题,向市民发放限油壶和控盐勺,引导市民健康烹调习惯,降低高血压、高血脂风险。

    他们说:“我市死亡率最高的五种癌症,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病变,这都与市民饮食中高盐、高油习惯有关。”

    台盟市委说,生活方式疾病将成为人类头号杀手,开展普及的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慢病管理进家入户

    进家入户的慢病管理是健康城市建设的一项硬指标,按照一般标准,社区医疗机构对高血压、糖尿病、慢性乙肝等慢病管理要达到90%以上。而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每个社区的慢病人口约占三成左右,仅靠社区医疗中心现有力量,无法给慢病居民有效管理。

    民革市委说,建议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投入,按照管理居民数量每年补助,慢病管理起来。

    设“减压日”宣泄个够

    民进市委副主委白雪卿说,目前,因心理压力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影响越来越多的市民。应把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纳入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心理咨询行业加强监管规范,并从组织机构入手,设置相应的减压渠道。

    建议可在环岛路、鼓浪屿、植物园、白鹭洲、仙岳山等场所,增设减压设施,如增加音乐播放、娱乐设施等,在文化艺术中心等场所,还可以专门设置足够面积的室内减压场,让市民在这里得到心理宣泄。每年或每月可以设定“减压日”,组织集体性的减压活动,比如外地开展的枕头大战、减压大声功、人肉多米诺、减压体操、超级大摆锤等,并鼓励各单位自行安排减压活动。

    改造闲置厂房成运动场馆

    致公党市委调研发现,根据国家相关标准,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应为0.72-1.1平方米,但厦门只有0.19平方米。此外还存在体育设施不能充分利用、分布不均衡、大众化体育设施偏少、群众体育社会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

    除了加大规划建设力度外,致公党市委建议,充分利用环岛路的旅游资源,设置体育设施,如沙滩排球场地、沙滩羽毛球场等,并举办相关比赛活动;在现有的公园、广场、小区的空阔地,因地制宜设置体育设施;把闲置厂房改造成公共体育场馆,为市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

    【名词解释】

    健康城市

    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倡导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战略。定义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

    目的是通过把卫生和环境保护措施纳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健康的危害。

    世卫组织公布了12个方面338项指标,涵盖了城市环境、食品饮水和能源安全、社区建设、健康福利政策、市民休闲娱乐、文化建设和保护、疾病预防和健康服务等多方面,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和社会建设的多个方面。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84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