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3名志愿者同赴福州 同时捐赠造血干细胞
本报讯(记者 刘蓉 实习生 苏雅 通讯员 李海燕)8月15日下午,陈仙坤、罗军、彭昌炜这3位80后的壮小伙将一起从厦门出发到福州,为3位不同的患者捐赠造血干细胞。据了解,同城3位捐赠者同时到另一个城市,在同一天为3位患者捐赠,这在全国还是首例。
他们此前素不相识,不久前都接到中华骨髓库的初分辨血型配型成功的通知。之后的高分辨显示,他们都与患者骨髓吻合。他们分别成为厦门第15例、第16例、第17例造干细胞捐赠者。
他们很期待15日的见面,这是种缘分,或许还可以成为朋友。
另据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本来有4位捐赠者同时去福州捐赠造血干细胞,因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另一名捐赠者不用同行。
据了解,从今年6月至今,市红十字会每个工作日都接到志愿者再动员和做高分辨配对的通知,这表明,厦门参加捐赠造干细胞的志愿者越来越多。
陈仙坤:为防感冒,拼命吃大蒜
陈仙坤以前都不吃大蒜,最近两三天就吃一回,以防感冒,感冒会影响骨髓移植。
1984年出生的陈仙坤,来自莆田,是厦门某公司的采购人员。本来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安排他8月9日到福州,后来由于患者身体原因,调整到15日。
陈仙坤说,他去年7月献血时,听血站工作人员介绍有关造血干细胞的知识后,填写了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的申请表。对于这次“派上用场”, 陈仙坤笑着说,很幸运。经常献血的哥哥和嫂子,得知他要到福州捐赠造血干细胞,都很支持他。
“刚开始我还以为要把针插到骨头里,那肯定很痛。”他还很担心,不知道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为此,他除了让朋友上网查询有关信息,还向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要了6月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厦门女孩电话,朋友也向他介绍今年刚捐过造血干细胞的同学,向他们了解情况之后,陈仙坤安心了。
原来,捐造血干细胞就像抽血一样,没什么痛楚。虽然造血干细胞采集之后,人会有点疲劳,不过只要不从事剧烈运动,注意休息,身体一般能较快恢复。
罗军:老板特批长假,夸他很有爱心
1980出生的罗军,已结婚并初为人父。2001年他从重庆来厦门,在一家通信公司从事管理工作。2004年4月,他在莲坂献血时,申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如果我的血可以让一个人活下来,我为什么不去做。”
几个月前,他接到了福州市红十字会的电话,此时,距离填写志愿表已过5年。接到通知时他很疑惑:“会不会是骗子?”他还通过114确认了来电号码的真实性。
3周后,厦门市红十字会与他联系,安排他抽血,做高分辨配对。他这才和老婆说近期将去福州捐造血干细胞。老婆很惊讶,说他“很伟大”。为了给罗军调理身体,老婆特意到市场买大骨,炖给他喝。还不时做些营养食品。
老板得知他捐造血干细胞的事后,不仅给他特批长假,还夸他“很有爱心”。罗军说,这两个月公司订单多,而他的岗位是衔接生产与物流,比较关键。为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转,上周末他还主动加班提前完成工作。
彭昌炜:献血七年,第二次血检才通过
湖南来厦工作的彭昌炜出生于1984年,是一名工程项目监督管理人员。他于2002年8月开始献血,献血量已达1500毫升,这还不包括他在北京当兵时的献血记录。
2006年一次献血时,彭昌炜听工作人员说起有关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便有了捐献的想法,“如果真的能碰到与我配对成功的患者,也是缘分。”随后他申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新旧身份证信息统一之后一个多月,就接到了中华骨髓库的初分辨血型配型成功的通知。”原来,刚开始彭昌炜献血时都是用旧版的身份证登记,使用新一代身份证献血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查不到献血记录。
体检时,他不知道体检抽血要空腹,当天上午吃了扁食,第一次血液检查没过。第二次血液检查才顺利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