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学生看痔疮增多
厦门日报11日讯 小吴去年考上外省一所重点大学,上个月放暑假回厦,母亲天天煮鸭炖鸡给他补身体,他则成天窝在家里上网、看电视,日子过得很滋润。可好景不长,他居然大便出血,一连几天都是如此。母亲急了,催他赶紧去医院。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医生确诊小吴患了痔疮。医生说,小吴患痔疮的“罪魁祸首”就是蛋白质摄入太多又久坐不动。
“学生族”痔疮患者增多
中山医院胃肠外科邱兴烽医生告诉记者,进入夏季以来,痔疮患者就诊数量有了大幅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夏天气温高,人体易“上火”,导致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易出血。
中山医院普外科刘晓东医生说,痔疮是一种常见病,也是夏季高发病,患者夏天喝水少或饮食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发病。他特别提到,目前正值学生放暑假,来医院就诊的“学生族”痔疮患者特别多,每天都有二三十位。这是因为学生平时上学时经常从早坐到晚,特别是那些面临中考、高考的学生,学业压力大,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久坐后肛门口静脉团曲张破溃,就会引起痔疮发作。他们平时没时间就诊,就等到考试过后或放假时才到医院医治。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暑假期间学生窝在家里上网看书看电视,身体活动少了,而家长又心疼孩子,天天大鱼大肉地给孩子补身体,导致假期“学生族”痔疮高发。
痔疮不是男性“专利”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是一种慢性疾病。它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便后滴血或痔核脱出,无论内痔还是外痔,都可能发生血栓,痔中的血液凝结成块,从而引起疼痛。
如果大便后发现便池中有血,或擦拭的卫生纸上有血迹,或发现肛门口有肉球样结节突出,有些还伴有疼痛和肛门瘙痒,那很可能是患了痔疮。值得注意的是,成年人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如果大便出血,需鉴别便血是痔疮引起的还是结直肠肿瘤引起的,切莫盲目地把肿瘤当痔疮治疗而延误病情。
俗话说,“十男九痔”,其实,痔疮并非男性“专利”。刘晓东医生说,女性患痔疮的人也不少,特别是妊娠期的妇女,由于盆腔静脉受胎儿压迫,妨碍了血液循环,更容易发生痔疮,另外,肥胖的女性也容易罹患痔疮。
【链接】
治痔疮先调整饮食
邱兴烽医生介绍,痔疮患者首先应从饮食上做调整:尽量少吃或不吃煎炸、辛辣、烧烤食物,每天大量饮水,多进食膳食纤维(不能以维生素片代替蔬菜瓜果),多吃青菜、水果(如香蕉)、苦瓜、绿豆等,适当饮用菊花茶等清凉降火的饮料。同时,要调整生活习惯:尽量避免吸烟、饮酒和熬夜,加强锻炼,不宜久坐,夏季尤其要避免坐在暴晒后发烫的车垫、石头上面。
一些症状较重的患者(比如大量出血,内痔达到3度-4度者,用药无明显效果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可选择微创的“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治疗。“PPH”手术是近年较流行的手术方法,有明显优势:损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而且根治彻底性好。
本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陈芳 毅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