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消融开启房颤治疗新时代
导管消融成中山医院“拳头产品”
8月1日至2日,“心脏节律和房颤导管消融研讨会”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际会议厅举行。这场吸引了国内各地共200多名心血管医务人员参与的研讨会,受到国内知名心脏电生理专家的重视,他们带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国内最权威的心电生理学专家、中国心律学会主任委员郭继鸿教授也亲临会场并作了精彩的讲座。
北京大学丁燕生教授,是国内最早开展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学科带头人之一,近年来在全国各省大力开展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推广普及工作,荣获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颁发的“心房颤动研究与治疗学术贡献——推广普及奖”。他称赞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厦门心脏中心心内科这几年在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方面发展很快,目前每年能完成100多例手术,在国内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厦门心脏中心心内科通过刻苦努力,取得了目前的成就,创造了一个新的厦门速度,这对国内其他医学中心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示范。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王效民教授的一番话很好地体现了导管消融技术的“前沿性”。他说,对中山医院这样一家多次举办各类学术会议的大型三甲医院来说,单独就某个病种举办如此高规格的研讨会还是第一次。“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们习惯于先看到病变的地方,再动刀解决问题;而心律失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这种情况下手术,只需插一根导管就能解决问题,很是神奇。”王效民说,厦门心脏中心成立不久,但发展很快,其中房颤导管消融就是中山医院引以为豪的一项技术,是真正的“拳头产品”,“借助此次研讨会平台,我们在向本地区同行传授经验的同时,也展示了我们医院的发展成果。”
心脏中心申报卫生部电生理培训基地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挹青接受采访时透露,继去年厦门心脏中心被评为我国首批“卫生部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之后,中山医院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卫生部电生理及起搏培训基地”,其中的核心技术就是房颤导管消融。
射频消融技术是房颤治疗史上的新突破,但房颤射频消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术者要求很高——既需要很扎实的电生理和解剖知识、又需要熟练的导管操作技巧。真正能够独立完成手术的有经验的术者数量极为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厦门心脏中心、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提供培训,将带动整个闽西南医疗界房颤导管消融技术的普及和提升。
【相关新闻】
一根导管让他告别40年房颤梦魇
70多岁的陈老伯患房颤已40年。正常人的心房每分钟搏动60-100次,陈老伯房颤发作时心房每分钟能跳400次!最终,他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心脏中心心内科接受导管消融手术治疗,彻底告别了困扰他多年的房颤梦魇。
40年前,陈老伯还是个壮小伙,接连几次胸闷、心慌发作后,他被确诊为阵发性房颤。大约30年前,他的阵发性房颤发展成为持续性房颤。严重的时候,他的心房每分钟狂跳400次,心室也跳到150次左右,“一颗心好像要蹦出胸膛”。这使得他的心脏长期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多年来,他只能依靠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控制病情,无法根治。随着时间流逝,他这颗“狂跳”的心脏越来越不堪重负,心肺功能严重受损。
去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心脏中心心内科为陈老伯实施导管消融手术,将一根直径约2毫米的导管通过静脉穿刺送入心脏,将引起房颤的组织损坏。术后陈老伯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房颤至今未再发作。
【名词解释】
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是心房内的一种电学异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时,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最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房颤时,心房无收缩功能,房内血液淤滞,导致心房内极易形成血栓。血栓直接附于心房壁上,在血流等外力的作用下极易引起血栓脱落,随着血管行走到全身各个重要器官,造成动脉栓塞,其中以脑栓塞最常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每10个缺血性脑中风病人中约有2个是由房颤所致,其中,60%的中风病人出现严重瘫痪或死亡。有脑中风病史或者高血压、糖尿病、心衰病史的患者,发生率更高。房颤可使病人感到心悸、胸闷、头晕,甚至昏倒。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可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导管消融
是一种“微创”的介入操作。只需在局麻下,穿刺静脉,插入直径约2毫米的导管,通过三维导航系统和电生理仪器,在专科医生的操作和分析下,找到引起房颤的“犯罪”组织,释放能量,将它击溃。手术安全性高,老年人也能很好耐受。
药物治疗是现阶段绝大多数房颤患者正在采用的治疗方法,但这种治疗方法整体上的效果是较差的,且房颤并未消除,血栓栓塞及心衰并发症的危险仍然存在,而且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会有很多副作用。和药物治疗相比较,导管消融术成功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将房颤彻底根除,而且不需要再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因此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