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专家聚厦 共探医学交流合作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委会第十六次年会暨海峡心血管病研讨会在厦举办。(主办方 供图)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付磊 刘云芳)11月16日,“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委会第十六次年会暨海峡心血管病研讨会”(以下简称“海峡心血管病研讨会”)在厦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由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主办,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承办。适逢大会创办20周年,此次海内外心血管病专家齐聚厦门,通过学术探讨与技术展示,推动海峡两岸乃至东南亚心血管医学交流合作。
聚焦临床难点 特设产业研讨会
经过20年耕耘,这场始于两岸医学人共同初心的学术交流,已发展成为涵盖手术直播、AI赋能、产业转化、青年培育与国际协作的综合盛会。
本次大会共计邀请900余位专家传道授业、共享经验,其中港澳台及外籍专家近130位,设置49个分论坛,呈现20余台手术演示,海峡同“心”声直播间呈现8场直播,共吸引数万人次观看。
会议精准聚焦临床难点,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从诊疗管理到产业发展的全链条覆盖。
值得关注的还有,大会特别设立“心血管健康产业研讨会”,积极响应国产医疗器械创新发展趋势,通过增设医工转化专题培训,汇聚临床、科研、产业、资本等多方力量,围绕医疗技术成果转化路径展开深度对话,推动“临床需求—工程技术—资本支持”三端高效对接,助力我国心血管领域自主创新生态体系建设。
手术演示升级 两岸技术同台共鉴
作为每届会议的“王牌亮点”,手术直播环节持续升级。本次聚焦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与肺血管病三大重点方向,呈现多场高难度手术示教,不仅集中展示复杂病变处理的技术与理念,还通过国产器械的应用,展现国产创新的硬核实力。
台北振兴医院作为台湾地区转播中心,同步进行冠脉与结构性心脏病手术演示,实现两岸技术的实时互动与切磋。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回忆道:“我既是大会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每一次参会都是宝贵的学习机会。”他表示,大会架起了一座桥梁,把两岸同仁紧紧连在一起,面对心血管疾病这一共同挑战,两岸同道携手并进,才能走得又稳又快。
台北振兴医院院长魏峥教授说到,两岸医生虽工作环境不同,但初心一致。“两岸本就同根同源,我们的交流起步早、情谊深,在互相学习中共同成长。”他肯定大陆心血管诊疗的快速发展,鼓励台湾医生多来大陆交流,并期待未来有更多常态化互动。
拓展国际视野 “心苗”链接国际资源
大会不仅聚焦两岸,更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依托厦门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和金砖国家合作重要节点的双重优势,推动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智慧走向世界。
今年9月,厦心医院正式揭牌成立“金砖心血管健康创新中心”。依托平台优势,此次大会创新设立“心苗”学者病例专场,邀请金砖国家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国际学者参与。通过临床病例分享与讨论,不仅促进了跨国经验互鉴,也系统展示了中国在心血管诊疗技术、术式创新等方面的突破,推动交流合作成果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紧跟发展浪潮 多维度绽放学科魅力
面对“AI+医疗”的滚滚浪潮,本届大会也紧扣时代脉搏,邀请两岸专家共探AI赋能的新路径,围绕AI在临床诊疗、医学研究、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方向展开探讨,让技术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医生诊疗与患者健康。11月14日-16日,由组委会精心搭建的“海峡同‘心’声直播间”与大会同屏闪耀,接连推出八大专场,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围绕前沿热点展开深度对话与思维碰撞。观众通过扫码参与,在评论区实时提问,与专家在线交流,打破时空界限,扩大会议辐射面与影响力。
此外,大会特别开启“鹤立烟雨”医学科普圆桌会,邀请全网千万粉大V李鹤医生线下开聊,讨论了短视频作为快速传播工具在医学知识分享中的潜力与局限,强调了医学科普不应仅是知识的简单传达,而应从患者的角度出发。
乘势而上 蓄力扬帆学术新航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两岸交流的天然桥头堡。时间回溯到20年前,厦心医院举办了首届“厦门国际心血管病介入论坛”,不仅吸引了外籍专家参与,还首次邀请到台湾地区医生,开启了两岸心血管交流的序幕。
从最初百人规模的论坛,到如今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品牌,在厦门及全国各地专家的努力与支持下,当年的“种子”已长成参天大树。作为一直以来的承办单位,厦心医院在王焱教授的带领下,以创新为驱动,积极引进并自主研发心血管领域新技术,牵头参与多项国产心血管器械的攻关与转化,以“厦心速度”赢得了患者的广泛信赖,获得了行业与社会的高度认可。
这份创新活力,正加速迈向世界舞台。在刚刚落幕的第37届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年会(TCT 2025)上,王焱教授受邀首次向国际同行展示中国原创的机器人辅助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治疗的创新技术和临床数据,其创新解决方案和临床安全性得到与会同行的高度关注。
海峡心血管病研讨会不仅见证了两岸医学交流的深化历程,更在推动学科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培养青年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也将以更广博的胸怀助推海峡两岸互通互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