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6岁女孩突然嚷嚷“腰好痛” 原是肾脏藏“巨石”

2025-11-12 14:29:23厦门网佚名查看次数:7

       时间:11月4日

  地点:厦大附属第一医院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泌尿系统结石似乎是成年人的“专利”。然而,6岁的洋洋(化名)却因一颗1.5厘米的结石,不得不踏上漫漫求医路。她不仅面临结石带来的疼痛,还伴有息肉、胃炎、过敏等多种问题。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医生没有简单“取石”了事,而是深入探寻病因,最终发现遗传因素才是“罪魁祸首”。经过多学科协作和精准手术,洋洋终于重拾健康。11月4日,家人带她到医院复查,小家伙蹦蹦跳跳,恢复了往日的活泼。

  6岁女孩突然嚷嚷“腰好痛”

  洋洋的结石病症来得猝不及防。“起初孩子喊‘腰好痛’,我们以为是玩耍中磕碰到了,没太在意。可是疼痛越来越频繁,到附近的医院一查,说是左边肾盂和输尿管连接的地方有个约1.5厘米×0.8厘米的结石,已引起了尿路梗阻和感染。”洋洋的家长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仍觉后怕。

  抗感染治疗3天后,洋洋的疼痛和感染未见缓解。医生又尝试药物溶石,腰背痛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家人带着她辗转来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寻求治疗。

  病情复杂,基因检测揪出“真凶”

  进一步检查显示洋洋还有多种疾病:胃肠镜检查发现浅表性胃炎和轻度反流性食管炎;检验发现免疫球蛋白IgE升高,属于过敏体质,有变应性鼻炎。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泌尿外科主任陈斌当即判断,孩子这么小,不能只盯着“取结石”,必须先明确结石成因、评估全身状况,才能制订安全有效的方案。

  为了全面把握病情,医生安排了一系列精准检查,进而发现洋洋脾脏增大,有输尿管息肉,尿钠、尿磷偏低,血钙、血磷偏高,血糖偏低。

  而基因检测揭示了更深层的原因:洋洋存在CYP24A1杂合突变(与血钙偏高有关)、TRPV6杂合突变(与甲状旁腺亢进有关),还有OPLAH杂合突变(可能引发5-羟脯氨酸酶缺乏症,增加草酸钙肾结石风险)。

  结合这些结果,医生明确诊断:洋洋的结石不仅是代谢问题,还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陈斌主任团队联合多学科专家制订了综合治疗方案。

  精准手术一次清除结石解危机

  由于洋洋年龄小、手术耐受性差,且结石位置特殊,伴有多种病症,手术难度大、风险高。陈斌团队为洋洋实施了“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术(微通道)+经皮肾镜输尿管内切开术+经皮肾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整个手术出血仅约10毫升,以较小的创伤成功清除了结石,同时还处理了输尿管息肉,减少了术后梗阻风险。

  长期管理,科学预防避免复发

  术后结石成分分析显示为草酸钙结石,结合基因检测结果,医生为洋洋制订了长期预防方案: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钙、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监测血钙、血磷、尿常规等指标;管理过敏问题,避免免疫异常加重代谢紊乱。

  这次洋洋来复查,陈斌特别提醒,草酸钙结石的十年复发率接近50%,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对减少结石复发至关重要。

  医生手记

  科学预防 远离肾结石困扰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陈斌

  草酸钙结石是常见的结石类型,复发率高,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有助于减少复发:每天饮水至少2000毫升,保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钠盐可造成尿钙排泄增加,每天食盐摄入不要超过5克,尽量不用味精、鸡精;少摄入苋菜、菠菜、芒果、草莓、芝麻、可可、巧克力、茶叶、坚果等高草酸物质;食用柑橘类水果可增加尿中枸橼酸(结石抑制因子)的含量,有助于预防结石复发;适度运动,帮助微小结石排出;肥胖者更容易长结石,要科学减重;每年复查泌尿系B超。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30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