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心医院研究成果发现:运动预防冠心病 女性“事半功倍”
运动预防冠心病 女性“事半功倍”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这一研究成果登上《自然》子刊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刘云芳)近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医院)科研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心血管研究》(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在线发表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在冠心病防治中,女性通过运动获得的心脏保护效益可能显著优于男性,这一发现为性别差异化运动指南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引发全球学术界与媒体的广泛关注。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普遍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至高强度运动,以预防心脏病。然而,尽管已有证据提示运动能力存在性别差异,现行指南仍采用“一刀切”的运动标准。为此,厦心医院研究团队首次基于大规模客观运动数据,系统揭示了运动效益的性别差异。
据介绍,该研究由厦心医院王焱教授、陈家进副研究员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团队发布。研究基于8.5万名参与者的可穿戴设备数据,系统分析了运动在冠心病防治中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女性每周仅需250分钟的运动即可降低30%冠心病风险,而男性则需要530分钟(约为女性的2倍)才能获得相同的心血管受益。进一步分析显示,在已确诊冠心病人群中,女性每周运动51分钟即可降低30%的死亡风险,而男性需运动85分钟;若完全遵循现行运动指南,女性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降幅更是男性的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