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第五医院晋升“三甲”医院
厦门网讯(通讯员 秦新立 黄彩虹 海西晨报记者 陈晓青)近日,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评定厦门市第五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10月29日,医院举行了揭牌仪式,这标志着在新高度上,医院开始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全力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2010年,厦门市第五医院提出了创建三甲医院的宏伟目标。在市、区两级政府以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总院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下,在全体五院人的齐心协力、拼搏奋进下,2013年医院晋级三级综合医院,结束了翔安区无三级医院的历史。2025年,医院终于如愿以偿跻身“三甲”行列,实现了当年制定的目标。
短短十余载,厦门市第五医院从一家乡村小医院华丽蜕变成一所现代化的三甲医院,成为厦门东部的高水平医学中心。
接轨国际 创新管理
为医院高水平建设筑牢坚实根基
近年来,市第五医院以创新管理为突破口,精心构建了一套科学、高效、智慧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医院自主研发的“All-In-One全流程管理平台”,堪称医院管理的“最强大脑”;打造的智能BI决策系统,实现临床会诊、危急值等300余项工作的信息化闭环管理;构建的智能服务体系、互联网医院、AI五院、RBRVS绩效评价体系(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量表)等,为医院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2019年荣获“中国医院竞争力五星级医院”“智慧医院HIC六级”等认证;2022年,医学检验科通过ISO15189国际标准认证,检验结果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互认……医院连续6年荣登中国医院竞争力“省单医院100强”和“智慧医院HIC100强”榜单,并斩获全国“管理创新医院”等多个国家级殊荣。2023年,与北大肿瘤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一同获评全国“健康中国 医者先行”样板医院。这些荣誉,无疑是医院管理水平最有力的印证。
引才育才 名医荟萃
创建高水平学科助力快速发展
市第五医院高度重视引才育才工作,积极实施“柔性引才”策略,诚聘燕铁斌等10余名国内外著名专家为学科带头人;聘请美国休斯敦医学中心终身教授蓝辉耀博士等国内外顶尖专家作为医学顾问;与陈香美院士等6名两院院士建立了工作指导关系。
医院先后引进50余名知名教授、博士担任临床科室主任和学术骨干。如今,医院临床科室主任中,大批人员拥有博士学位,形成了一支由300余名硕博人才引领的医疗团队。
人才助力高水平学科建设。目前,医院已建成6个国家级培训基地、中心、达标实验室,13个省、市级重点专科、重点实验室,19个国家级行业协会培训基地、中心,4个省级培训基地、中心、示范单位,以及8个名医工作室。
肾脏内科成为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核心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编撰工作,建立了省内首个血管通路研究室;康复医学科编写教材、指南、国家标准共20项,成立国家级康复治疗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单位;神经内科成立全省首个国家级眩晕医学专科中心……一个个高水平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崛起。
设备一流 屡获大奖
以创新技术提升区域诊疗能级
市第五医院目前配备了一大批国际一流的医疗设备,如直线加速器TrueBeam2.7、GE 3.0T超静音核磁共振等尖端设备,共同构成了精准诊疗的强大技术矩阵。医院还打造了国际标准化的重症监护病房和现代化手术室,配备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等先进生命支持系统,为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坚实保障。
近三年来,医院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39项,多项技术填补了厦门东部地区医疗空白。重症医学科常规开展ECMO技术,成功救治了一大批急危重症患者;胸心外科开展直视下心脏搭桥、瓣膜置换等高难度手术;闽西南促醒高级诊疗中心成功促醒百余名长期昏迷患者;神经外科开展了福建省首例烟雾病治疗;泌尿外科完成我市首例AI+XR技术辅助肾肿瘤微创切除术……这些技术的突破,显著提升了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
德艺并重 备受赞誉
打造彰显人文关怀的医学高地
踏入市第五医院门诊大厅,悠扬的钢琴声如潺潺溪流,瞬间舒缓了患者就医的紧张情绪。在磁共振检查室,天花板上精心绘制了蓝天白云 图案,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幽闭恐惧;在儿科病房,医护人员用精彩的“探险故事”化解小患者的恐惧,让治疗过程充满温暖。
医院通过提供人才公寓、开设职工子女暑托班、组建28个兴趣社团等举措,营造了家一般温暖的工作氛围。这种对“人”的深度尊重,形成了独特的医院文化,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医院先后获评“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全国29家“特色医院文化医院”之一、全国十大医学人文医院等。
成功晋级“三甲”,是全新的起点。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持“人文为魂”的办院理念,以更精湛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更智慧的管理,全力守护百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