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节后上班身心都需“缓缓” 医生支招应对“节后综合征”

2025-10-10 11:06:37厦门网佚名查看次数:9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假期的余温还未散去,不少上班族却已被“节后综合征”困住:白天提不起精神,晚上迟迟睡不着,胃口也跟着消失。有人戏称“身体已在上班,灵魂还在放假”。事实上,这种身心不适并非“矫情”,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节后适应现象。如何顺利度过“收心期”?记者采访了精神科医生与中医专家,为您支招。

  心理调节

  给大脑一个“预热期”

  “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一种临床疾病,而是一种暂时的身心适应不良状态。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张鸿鹤介绍,这种状态多表现为疲劳、头晕、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是假期“休假模式”向“工作模式”切换时产生的短暂反应。

  “就像机器关机后再启动,需要一个预热的过程。”张鸿鹤说。他建议,上班第一周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可从最容易完成的任务开始,积累小的成就感,帮助大脑逐步回归工作节奏。同时,重建生物钟尤为重要——每天固定时间起床,早晨拉开窗帘接触阳光,三餐规律、饮食清淡,让身体自然恢复代谢节律。

  在精神层面,保持社交互动也是良方。张鸿鹤建议:“可以主动与同事共进午餐,分享假期趣事,帮助自己更快融入工作氛围。”此外,午间散步、深呼吸、冥想练习等简单的身心放松法,都有助于调节焦虑与疲劳。若焦虑、失眠等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并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前往精神心理科寻求专业帮助。

  身体调理

  推拿、艾灸、饮食等多管齐下

  “从中医角度看,节后综合征可分为心理与生理两类。”厦门市中医院总院推拿科主任雷应介绍,中医重视身心合一论治,心理层面主要表现为心烦、焦虑、厌倦上班,生理层面则包括疲倦乏力、头晕腹胀、颈肩酸痛等,这些情况大多与假期作息紊乱、饮食失节和久坐等有关。

  雷应提醒,节后第一步是“纠错”:停止熬夜、减少使用电子产品、避免吃生冷食物、保持早睡早起。

  “假期里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都会伤脾胃。节后可以喝点白米粥、煮些蔬菜汤,让脾胃有时间‘缓冲’。”对于颈肩腰腿酸痛的市民,中医推拿、拔罐、艾灸等疗法都能起到疏通经络、缓解疲劳的效果。雷应还特别推荐按揉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位,可帮助调理脾胃、提振气血。

  他强调:“节后调整不是立刻恢复满负荷,而是循序渐进。睡眠、饮食、运动三方面同步改善,通常两三天后,大多数人就能恢复元气。”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12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