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蚊产品大战 户外、母婴、运动……市场越来越细化
厦门网讯 (文/图 厦门晚报记者 许云芬 通讯员 陈赟)天气越来越热,蚊虫也多起来了,不少市民很犯愁。市民黄女士说:“晚上睡觉时,蚊子总在耳边嗡嗡嗡,吵得难以入睡,令人心烦。”市民陈女士无奈地说:“虽然早早就给女儿用上了防蚊贴,但最近下了几场雨,天气湿热,女儿还是中招了。”
如何防蚊,是目前不少市民的头等大事。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今年,防蚊产品越来越细分,室内、户外、母婴、运动,各种标签下对应不同的防蚊产品。选择一款最有效、最适合自己的一款产品,可以帮您安然度过这个夏天。
称“婴幼儿专用” 评价褒贬不一
在商场超市里,除了传统的蚊香、电蚊液、电蚊拍外,还有防蚊药膏、驱蚊贴、驱蚊手环、精油挂扣、防蚊喷雾、驱蚊灯、防蚊网、防蚊裤等防蚊产品,涉及居家、户外、母婴、运动等各种使用场景,这在往年不多见。
“现在买蚊香会看成分,尽量选植物提取的,或者直接用防蚊网、电蚊拍,避免化学药剂。”一位正在选购的市民告诉记者。记者注意到,商家早就摸透了消费者的这一心理,市面上出现了“婴幼儿专用”“天然草本”等防蚊产品,有的甚至打出“只驱蚊,不杀蚊”的口号,吸引不少注重安全的家长群体购买。
作为一名孕妇,郑女士正为夏季如何防蚊感到烦恼。她说,为谨慎起见,她特地买了蚊帐,目前打算以物理防蚊为主,不敢随便使用蚊香或者一些所谓的天然草本等驱蚊用品,“就怕里面有些成分对胎儿不好。”
在一家大型商超里,记者遇到一位正要购买防蚊产品的女士,她倒没有选择困难症,直接买了一款驱蚊贴。她说:“去年我买的就是这种,效果不错,这次还买这种。我小孩比较招蚊子,加上户外活动比较多,这种只要贴在身上就可以了,方便又省事,刺激性又小。我还想买一个防蚊手环,但不知道效果如何。”
对于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电子防蚊产品,如超声波驱蚊手环、智能电子驱赶器等,网友们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认为作为物理防蚊的一种手段,应该比其他驱蚊产品更安全,有的则认为是“智商税”。
主打天然温和 药材香包走俏
市面上和一些线上平台上,都推出了采用传统中药材如艾草、薄荷、花椒、丁香、陈皮等组合成的驱蚊香包,还有艾草棒、艾草盘香等。这些平台宣称,这些是近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类驱蚊产品,主打天然、温和,不仅可以随身带、居家使用,而且适用户外。一家以制香为主业的企业相关人员表示,随着天气变热,近来,艾草棒以及含有艾草成分的天然盘香销量有所上升。
中药材香包为何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呢?厦门市中医院主管中药师黄智锋介绍,古人就有将艾蒿挂在门庭辟邪、驱除瘟疫或燃烧艾蒿驱赶蚊虫的习俗。中药驱蚊主要是通过芳香类中药散发出的特殊气味来让蚊子“敬而远之”,降低蚊子对人体热敏度的追踪,而且中药驱蚊香囊不含有化学合成物质,对大人小孩都相对安全。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香包的香气一般可维持两周左右,孕妇忌用,对中药过敏者禁用。
专家建议
蚊虫高峰季
防治要兼施
5-10月份是我市蚊密度高峰季节。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传染病防控处主管医师王小燕建议,在这期间,市民们要做好以下防蚊相关措施:
一是及时清理房前屋后各类容器水体,“翻盆倒罐”或倒置存放;室内种养绿植的水体要勤检查、勤换水,同时也可以规劝邻居也做好“翻盆倒罐”工作,毕竟成蚊会从别人家飞来。
二是室内可安装纱门、纱窗和蚊帐等。室内如已有滞留蚊虫,家庭可选用蚊香、电蚊香等驱蚊。对飞入室内的成蚊,可使用杀虫剂喷洒。
三是户外活动时可着浅色衣物,长衣长裤,喷涂一些驱蚊花露水。
蚊虫叮咬人时,口器中会分泌出一种有机酸——蚁酸,这种物质可引起肌肉酸痒。蚊虫叮咬后尽量不要抓挠,一般十多分钟后痒感就会明显消失,也可以用肥皂水或盐水清洗止痒。
支招
中药驱蚊香包
您可以自己做
这两款驱蚊香包既实用又经济实惠,您可以自己动手做。
1.艾叶、紫苏叶、丁香、藿香、薄荷各8克,陈皮5克。将上述组方中各味药研磨成粉状(粗粉)或捣碎,均匀混合,包裹于透气的布袋中。诸药合用能芳香化浊,驱除蚊虫。
2.艾叶、藿香、苍术、白芷、川芎各10克。制法同上。将此香包佩戴在身上或床头,既有祛湿保健之功,又有驱蚊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