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医生眼中的基层医疗十年变迁
本报记者 苏浩 曹学平 北京报道
李同强是哈尔滨市双城区承恩街道民营个体中医诊所的一名全科医生,作为医改亲历者,从业22年的李同强见证了基层医疗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也感受着国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医疗卫生服务的载体,对于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大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使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开始了历史的新征程。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李同强所在的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薄弱,诊疗能力较为欠缺,患者看病的经济负担较重。十年来,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药品耗材零差价改革再加上国家推行的带量采购,不仅使药品的质量和供应得到保障,而且部分高价药品更加亲民。
“患者就医负担减轻了,就医的选择更多了,就医的条件也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老百姓都能很直观地感受到。”李同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李同强介绍,十年前,由于对设备的依赖较少,基层诊所还是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为主。但随着互联网技术、远程医疗等新的媒介产生之后,高科技现代化的一些检测手段也可以在基层诊所完成,“老百姓不用再到大医院去做相应检查,医疗服务可及性得到了很大提升。”
十年来,我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53%;中心乡镇卫生院配备CT等大型设备,配齐B超、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就诊率超过9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
“在诊疗水平和能力提升的背景下,患者就医盲目性得到了有效缓解,对于诊所的功能定位也更为清晰,同时诊所在专业技术上的优势和长处也得以发挥出来。”李同强如是说。
在李同强看来,对于基层医生而言,十年间跨度最大的变化在于,随着医生诊疗能力和水平的逐步提高,达到了自由开诊的门槛后,基层诊所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发展专科优势和项目。“基层全科医生都能够有独立开诊的环境和条件,这是改善基层老百姓就诊,更多选择的非常大的变化。”
“医改目的是好的,但过程是艰难的。”据李同强回忆,医改执行初期,由于大量精力前移到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使得基层医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基层医疗发展也受到限制。随着国家政策的转变,以及促进公立、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政策的出台,基层医疗技术弱化的情形得以改善。
2022年7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卫生健康系统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若干要求的通知》称,对卫生健康系统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提出14条要求,包括加强资金投入倾斜、加强县域统筹、加强监测评估等。
其中,围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效果,《通知》提出“两个逐步提高”:一是加快构建分级诊疗就医格局,逐年提高基层诊疗量,基层诊疗量占县(区)域诊疗总量的比例逐步提高。二是人民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逐步提高。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服务能力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核心要素。”李同强表示,一方面要加强诊所的医疗服务管理能力,适应国家监管政策;另一方面,多一些人文支持,让基层医生也有更多的机会去提升、完善自己的诊疗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