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不断创新 为患者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
2019-01-17 11:25:01厦门网佚名查看次数:1242
第一医院设立名医工作室,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第一医院上榜中国顶级医院百强榜。
第一医院通过HIMSS七级评审。
第一医院院长姜杰表示,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计生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医院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实力都发生了巨变。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医院不断创新,引进国际先进的标准和理念,促进医疗服务国际化、标准化,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力求为患者提供更多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第一医院交出一份又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正是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医改的道路上,第一医院始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勇挑重担,开展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卓越成效。如今,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整体学科建设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我们将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继续为健康中国、健康厦门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一医院院长姜杰表示。
跻身顶级医院百强榜实现厦门医院零的突破
2018年3月24日,由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2018中国医院竞争力大会在广州举行,中国顶级医院竞争力100强名单现场出炉,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冲进百强,是厦门唯一上榜的医院,实现了厦门医院顶级医院百强榜零的突破。此外,第一医院在省会市属/计划单列市医院百强榜中排在第7位,同时位列中国医院信息互联HIC100强第8位。
“在厦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计生委的领导下,我们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以及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精神,按照‘海纳百川’人才计划要求以及提升专科水平的要求,积极破解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难题,打造高端人才高地,同时主动寻求学科快速提升,进行弯道超车,快速提升医疗水平,实实在在地补齐民生短板。”姜杰院长说。
15个专科入围省重点占全市入选数近七成
专科建设是衡量一家医院综合实力最客观的指标。第一医院不断推进医学品牌学科建设,加大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临床诊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目前拥有儿科、临床护理2个国家重点专科。2017年,在新一轮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项目上,西医类别30个专业,整个厦门卫生系统共有23个专科入选,其中,第一医院15个专科入选,占我市入选数近七成。15个专科入围省临床重点专科,意味着第一医院医疗实力在不断增强,为广大市民百姓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医患获得感明显增强
第一医院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率先在全国建设应用分级诊疗智能化信息平台;率先在全省落地互联网医院,构建医疗服务新模式;率先在全省开展支付改革,推进“一站式”结算,为患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医院2016年通过HIMSS六级、2017年通过HIMSS七级评审,借助强大的信息系统,建立了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形成了庞大的临床数据库;实现了诊疗全程无纸化,医生只要插入就诊卡(医保卡),就能查阅患者在该院的所有就诊资料;护士为患者量血压、体温等数据均可自动采集输入电脑,不用反复手写录入;电脑也能辅助看病并提醒医务人员,比如,患者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系统就会自动提醒护士并给出应对措施……“信息化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能力,医务人员能在单位时间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服务,患者就医更加便捷,医患双方获得感都明显增强。”姜杰院长说。
目前,第一医院正大力推行人工智能临床应用。作为标准化术语用到临床电子病历的先行者,第一医院率先将胸外科标准化术语植入结构化电子病历,为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开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接下来还将探索人工智能肺部小结节辅助诊断及肺癌诊疗辅助决策系统临床应用。
医疗服务接轨国际加强对外交流走向世界舞台
改革开放让厦门通向国际化,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这要求医疗服务与国际接轨。国外医院广泛推行的“JCI标准”,第一医院早已践行。
2015年,第一医院便通过国际JCI学术医学中心认证,“在原来的基础上,打造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这就是‘JCI标准’,是医疗服务的国际标准。”姜杰说,医院用了3年时间,将涵盖16个大项共1256条管理的“JCI标准”在医院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
国际化还体现在积极扩大国际朋友圈。第一医院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肿瘤中心协作医院、成立肿瘤医院-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肿瘤研究中心、美国Vanderbilt(范德堡)大学影像科学研究院神经影像研究中心的合作医院,推动了双方临床医学、医学教育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合作,第一医院不断输送优秀人才前往学习交流。
随着国内外交流日益频繁,第一医院走出福建,甚至走出国门,站到了世界医学舞台上。2016年,第一医院院长姜杰教授作为第一位受邀的厦门医生,在第24届国际腔镜手术大会上作专题报告,发出了属于厦门医疗界,乃至全国胸腔镜领域的“最强音”。
构筑高端人才体系 “国科金”立项数居全市首位医院要发展,人才是核心竞争力。近年来,第一医院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市卫生计生委的领导下,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双主任制、院士工作站、名医工作室等柔性引进二三十位高端人才,如泌尿外科叶章群教授、胸外科张逊教授、放疗科于金明院士等。同时,注重培养中青年骨干,医院每年拨出十多个名额,将年轻骨干送到国外学习。
构筑高端人才体系,不仅带动医疗水平快速提升,而且促进科研的发展。近年来,第一医院获得2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第一医院获得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居厦门市医疗系统首位。截至目前,该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已连续三年位居厦门市医疗系统首位。
亮点
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第一医院已发展成为拥有5所分院(思明院区、杏林分院、鼓浪屿院区、翔安院区、海沧院区)、2家内设专科医院(肿瘤医院、糖尿病医院)、2家护理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集团,拥有3500张床位,综合实力得到质的飞跃。
第一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7年门急诊量592万人次,2018年达到600多万人次,全省领先。对此,姜杰院长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患者对第一医院的信任。”
新年伊始,第一医院3000多平方米的内镜中心即将投用,配备了一流的设备设施。今年,5万平方米的内科大楼也将投入使用,第一医院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同时,第一医院马銮湾院区正在加速建设,这是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配置1000张床位,将重点发展肿瘤医学等学科。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也将扩建。翔安院区从二乙升格为三级医院,成为区域医疗中心。鼓浪屿院区提升了鼓浪屿的综合保障能力,助力鼓浪屿成功申遗。莲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全国慢病分级诊疗的标杆。第一医院托管爱心护理院,开创了医养护结合的新模式。
医院发展日新月异
“一院人”成长于不同的年代,他们扎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医院日新月异发展的见证者,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深切感受。
2012年毕业时,选择到厦门工作的朱碧溱不免忐忑,对地区医院技术、学术、管理和服务理念并无信心,来到这里却发现担忧是多余的。随着改革浪潮的推进、医疗改革的深入,近年来,第一医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革新,她也成长为儿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2017年,一个机会让她前往波士顿学习,她到美国后发现,第一医院的管理和服务理念与国外先进的理念相似,国外医院广泛推行的“JCI标准”早已成为第一医院所采用的标准。
2017年10月,一名多次被外院宣布无法救治的重症感染婴儿,被转运到第一医院。经过艰难的救治,这名婴儿在一个多月后顺利出院。孩子的父亲非常感激,因为第一医院的团队不仅从死神那里把孩子抢救回来,而且通过第一医院互联网医院追踪随访孩子出院后的情况,家属有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朱碧溱,让后续的居家护理更加安心。
数据
第一医院荣誉榜
●2个国家重点专科
●15个省级重点专科
●2个市级研究所
●6个市领先学科
●6个专病防治中心
●16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4位博士生导师
●7人获得中国医师奖
手记
敢于担当
勇夺第一
第一医院最打动患者的,是流淌在几代“一院人”血液里的“仁心仁术,至诚至善”理念。“一院人”身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有时候,他们看起来十分谦逊,温文尔雅;有时候,他们又显得刚毅勇猛,尤其在攀登医学技术高峰的征途中,总是顽强地勇争第一。回首过去五年,第一医院始终不忘健康中国、健康厦门建设主力军的责任与担当,屡屡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的要求,着力提升区域医疗水平,开创了全院医教研齐头并进、全面发展的大好局面。
一家医院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规模如此之大,对医院管理提出新的挑战。从最初的规模化发展,到近年来的精细化管理,第一医院积极转型并取得累累硕果。2015年起,为持续提高医疗品质,第一医院积极与国际医疗标准接轨,陆续摘获两块颇具含金量的国际金字招牌——JCI国际学术医学中心和HIMSS EMRAM七级,建立了国际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信息化体系。
改善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第一医院一直在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第一医院还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