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防治心血管疾病 远离心源性猝死

2018-08-30 10:58:49厦门网佚名查看次数:581
  本报讯 (记者 楚燕 通讯员 刘云芳)猝死最常见的是心源性猝死,积极防治心血管疾病有助于预防猝死的发生。几天前,泉州晋江安海镇一位26岁的小伙在篮球赛场上不幸猝死,他的父亲捐赠成立医疗救护基金会,并以儿子的名字命名,感动了许多人,同时又一次为人们敲响警钟——心血管疾病防治不容小视。

  记者昨日从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获悉,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中占比45.01%,在城市居民中占比42.61%,均排位第一。“也就是说,每5例疾病死亡就有2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该院心内科戴翠莲主任医师介绍,急性心肌梗死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急性心肌梗死从2002年到2015年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且近年来农村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明显升高,大幅度超过城市水平。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首先要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等常见心血管疾病。我国心血管疾病呈井喷式、爆发式进展,目前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心血管病。戴翠莲表示,超过61%的心血管疾病是由高血压和/或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的。防治心血管疾病,要做好“健康8件事”:风险评估,控制血压,调整血脂,力求戒烟,管理血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心态平和。

  在以上8件事中,控制血压尤其要引起重视。戴翠莲说,控制血压非常重要,应尽可能将血压控制到140/90 mmHg以下,伴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明显靶器官损害者应尽可能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控制高血压需先控制以下危险因素:高钠高盐饮食,过量饮酒,超重和肥胖,紧张刺激,吸烟,缺乏锻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运动锻炼。戴翠莲表示,适度的体力活动可保护心血管,帮助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不过要注意把握运动强度:运动中若出现不适要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及时就医;严重冠心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静息心率(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在60-70次/分钟;早晨起来不宜立即运动,应做适量准备;寒冷和炎热气候要相对降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82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