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要做好加减法
2018-03-14 09:15:28新华网佚名查看次数:398
编者按:新时代,新征程。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加快探索特色医改之路,不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地方医改取得哪些成绩,下一步将有哪些重要规划?新华网特别推出“医改新进程”专栏,聚焦各地医改新亮点。
本期作者/陕西省医改办主任、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刘岭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是深化医改的五大基本制度之一,是“三医联动”的重要一环。多年来,陕西省从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全流程发力,推动药品采购、流通、使用、监管全链条改革,药品供应保障日趋规范。但药品购销使用中长期存在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生产流通秩序混乱、质量参差不齐、价格虚高、药物滥用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既能规范生产流通秩序、净化流通环境、保障生产供应、促进合理用药,也能为医疗、医保等环节的改革创造条件;解决好这些问题,既要从药品流通领域找突破口,也要从基层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上找突破口;解决好这些问题,既要做好加法,又要做好减法,综合施策,加快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新制度。简要概括为“四加四减 ”。
在四个方面做好加法
一是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扩大基本药物目录,满足基本医疗需求;规范基本药物使用,稳步提高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比例;加大医保报销支持政策,逐步实现基本药物的全额报销;探索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实施免费供给,使基本药物更具普惠性质。
二是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探索改革药品采购机构运行机制,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药品交易平台,开展专业化的交易服务,通过市场调节,让医疗机构和企业回归药品采购的主体地位;利用部门联动会商机制,健全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体系,落实监测时效,建立短缺药品储备基地,重点做好罕见病用药等短缺药品保障工作;探索GPO、医保、医联体、省际联合等多种采购模式,增强在采购工作中谈判的话语权。
三是促进药品合理使用。建立总药师制度,在二级及以上医院设立总药师,充分发挥其在药品采供管理、临床科室合理用药指导、处方审核和药学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全面提升医院药事管理能力和水平。
四是强化综合监管。利用大数据提高对药品使用的监控,实现药品采购、配送、使用、结算全流程的监管;建立药品耗材督查队伍,围绕药品采购使用,开展专项督查;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监督考核,严格执行诚信记录和市场清退制度;强化对公众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纠正不合理的用药理念,鼓励公众共同参与,推动合理用药。
在四个方面做好减法
一是建立多层级的药品价格谈判体系。对部分专利药或涉及人群多、价格高的药品,建立多层级的价格谈判体系,除明确货源和用量承诺以外,谈判中加强专利审批、药品上市许可、进入医保目录等方面的联动,在保障生产企业合理利润水平的同时,通过大幅增加采购数量,降低药品价格,实现企业和患者的利益共赢。
二是促进药品合理使用。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重点监控药品和超常使用药品的预警通报和及时干预,落实专项处方点评,并将点评结构与绩效考核挂钩,完善奖惩制度,促进合理用药。同时鼓励优先采购使用低价药品,减少高价药品使用份额,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用药费用。
三是推动医院药品由收益转为支出。建立包括财政投入、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在内的多渠道、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改变医院的行为模式,斩断医院与药品的利益链条,破除医院的逐利倾向;加快建立符合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发挥卫生行政部门和医保部门的监控作用,切实扭转滥用药品、大处方、大检查等行为,从制度上改变医务人员通过药品逐利的执业环境,让医生不能、不敢、不想乱开药品。
四是规范药品流通秩序。进一步明确实施细则,在药品采购中严格执行“两票制”,减少流通环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界定和核验“两票制”,降低医院核验票据的风险和企业不必要的成本;压缩数量,提高配送企业集中度,通过科学制定遴选标准和程序,充分考虑短缺药品、毒麻精放药品和生物制品的配送能力,遴选出服务能力强、业务规模大、信息化管理水平高的配送企业承担配送职能,规范流通秩序,净化流通环境。
最后,在做好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加减法时,要特别注重与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医疗机构、医保报销等各方面的衔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发挥政策叠加效应,促进药品生产整合升级,药品配送规范高效,医疗机构良性运转,药品质量明显提升,药品供应得到保障,药品使用更加合理,减轻群众用药负担,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本期作者/陕西省医改办主任、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刘岭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是深化医改的五大基本制度之一,是“三医联动”的重要一环。多年来,陕西省从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全流程发力,推动药品采购、流通、使用、监管全链条改革,药品供应保障日趋规范。但药品购销使用中长期存在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生产流通秩序混乱、质量参差不齐、价格虚高、药物滥用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既能规范生产流通秩序、净化流通环境、保障生产供应、促进合理用药,也能为医疗、医保等环节的改革创造条件;解决好这些问题,既要从药品流通领域找突破口,也要从基层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上找突破口;解决好这些问题,既要做好加法,又要做好减法,综合施策,加快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新制度。简要概括为“四加四减 ”。
在四个方面做好加法
一是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扩大基本药物目录,满足基本医疗需求;规范基本药物使用,稳步提高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比例;加大医保报销支持政策,逐步实现基本药物的全额报销;探索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实施免费供给,使基本药物更具普惠性质。
二是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探索改革药品采购机构运行机制,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药品交易平台,开展专业化的交易服务,通过市场调节,让医疗机构和企业回归药品采购的主体地位;利用部门联动会商机制,健全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体系,落实监测时效,建立短缺药品储备基地,重点做好罕见病用药等短缺药品保障工作;探索GPO、医保、医联体、省际联合等多种采购模式,增强在采购工作中谈判的话语权。
三是促进药品合理使用。建立总药师制度,在二级及以上医院设立总药师,充分发挥其在药品采供管理、临床科室合理用药指导、处方审核和药学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全面提升医院药事管理能力和水平。
四是强化综合监管。利用大数据提高对药品使用的监控,实现药品采购、配送、使用、结算全流程的监管;建立药品耗材督查队伍,围绕药品采购使用,开展专项督查;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监督考核,严格执行诚信记录和市场清退制度;强化对公众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纠正不合理的用药理念,鼓励公众共同参与,推动合理用药。
在四个方面做好减法
一是建立多层级的药品价格谈判体系。对部分专利药或涉及人群多、价格高的药品,建立多层级的价格谈判体系,除明确货源和用量承诺以外,谈判中加强专利审批、药品上市许可、进入医保目录等方面的联动,在保障生产企业合理利润水平的同时,通过大幅增加采购数量,降低药品价格,实现企业和患者的利益共赢。
二是促进药品合理使用。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重点监控药品和超常使用药品的预警通报和及时干预,落实专项处方点评,并将点评结构与绩效考核挂钩,完善奖惩制度,促进合理用药。同时鼓励优先采购使用低价药品,减少高价药品使用份额,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用药费用。
三是推动医院药品由收益转为支出。建立包括财政投入、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在内的多渠道、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改变医院的行为模式,斩断医院与药品的利益链条,破除医院的逐利倾向;加快建立符合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发挥卫生行政部门和医保部门的监控作用,切实扭转滥用药品、大处方、大检查等行为,从制度上改变医务人员通过药品逐利的执业环境,让医生不能、不敢、不想乱开药品。
四是规范药品流通秩序。进一步明确实施细则,在药品采购中严格执行“两票制”,减少流通环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界定和核验“两票制”,降低医院核验票据的风险和企业不必要的成本;压缩数量,提高配送企业集中度,通过科学制定遴选标准和程序,充分考虑短缺药品、毒麻精放药品和生物制品的配送能力,遴选出服务能力强、业务规模大、信息化管理水平高的配送企业承担配送职能,规范流通秩序,净化流通环境。
最后,在做好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加减法时,要特别注重与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医疗机构、医保报销等各方面的衔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发挥政策叠加效应,促进药品生产整合升级,药品配送规范高效,医疗机构良性运转,药品质量明显提升,药品供应得到保障,药品使用更加合理,减轻群众用药负担,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