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消化内镜多项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中山医院消化内科专家正在做内镜手术。
第五届海峡两岸消化论坛暨世界华人消化高峰论坛日前在厦门举行。大会现场进行了20余台消化内镜操作演示,其中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有5人参与了内镜演示,全面展示了中山消化内镜“3E”团队精湛的手术操作技巧。
3E即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US(超声内镜)和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是消化内镜最具代表性的三种技术。中山医院消化内科作为福建省消化领域唯一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E技术日臻完善,小创伤为众多患者解除消化系统大麻烦。
ESD:
不开刀微创切除早期胃癌
消化系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在恶性肿瘤死亡率前五位中,消化系肿瘤占据四位,分别为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肝癌。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然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
“应对肿瘤提倡早诊早治。”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任建林教授说,以胃癌为例,若能尽早发现处于萌芽状态的早期胃癌并及时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预后很好,而进展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20%左右。可见,提升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和治疗率对提高胃癌的治愈率及生存率至关重要。
来自漳州的陈先生多年来一直被胃痛所困扰,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做胃镜检查均报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或“糜烂性胃炎”,服用胃药治疗,但症状时好时坏。他慕名来到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最后确诊为胃窦“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属于早期胃癌。随后,叶震世医生为陈先生实施了ESD微创手术,将病灶完整切除。ESD手术通过胃镜完成,无须开刀,常规麻醉下无任何痛苦,术后3天左右即恢复进食。最终术后病理证实为“胃窦中分化腺癌,基底切缘无残留”。术后几个月复查胃镜,显示手术部位黏膜完全愈合。
EUS:
诊断疑难杂症的火眼金睛
超声内镜下的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是国内外内镜技术的热点之一。近年来,中山医院消化内科成功开展了超声内镜下穿刺活检、囊肿引流等诊疗技术。消化内科每年检查超声内镜1000余例,许多疑难杂症因此得到明确诊断和治疗,众多外地患者慕名到中山医院消化内科求医。
正如中山医院消化内科陈建民教授所说,超声内镜如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既能准确显示病变起源,还能显示肿瘤大小、边缘、包膜以及有无浸润、周围有无淋巴结肿大等,对提示病变的良恶性有重要意义,对于诊断胃肠和胆道胰腺的疑难杂症有独特优势。
家住泉州的张女士今年遇上了烦心事,几个月来,她反复出现浑身乏力、腹泻、背痛,2个月来体重下降了20斤,还查出患有糖尿病,后来经过治疗,虽然血糖控制好了,但症状却没有改善,去了多家医院,都找不出病因,眼看她日渐消瘦,一家人愁容不展。
后经人介绍,张女士慕名来到中山医院消化内科。胡益群副教授为她做了详细检查,发现她的胰腺上长了个肿块,2cm大小,于是为她做了胰腺超声内镜检查,操作中胰腺肿物变得清晰可见,困扰张女士几个月的病变现了原形。随后,胡医生为她做了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EUS-FNA),病理报告显示是胰腺癌,好在癌症没有扩散。随后,她及时做了胰腺癌切除手术。
现在,张女士已恢复了以往的神采,虽然还在进行后续治疗,心中还有一丝担心,但是自信和笑容又出现在了她的脸上。
ERCP:
小小管道解决患儿大麻烦
4岁的豆豆反复上腹部疼痛,时轻时重,进食后腹痛加重,屈膝位可稍缓解。在其他医院检查考虑可能患有胆道蛔虫症、胆源性胰腺炎,医生推荐患儿家长到中山医院消化内科诊治。入院后,消化内科胆胰组医生对豆豆做进一步检查,提示胆总管扩张,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后决定实施ERCP术。
手术由司丽娟主任操作。患儿全麻后,医生插入十二指肠镜,术中造影检查明确了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胰胆管合流异常、合并胆管泥沙样结石、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随后进行留置鼻胆管引流,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不到1小时就完成了。术后,患儿腹痛程度、腹痛发作频率、一般状况等临床指标均获明显改善,引流3天后患儿恢复进食,未再发作腹痛。引流一周后拔除鼻胆管,患儿出院。随访半月,患儿症状无复发。
ERCP是目前诊断及治疗胆胰疾病的主要技术之一,大多用于成人。小儿ERCP与成人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小儿胆胰疾病谱与成人有所差异;小儿的胃十二指肠腔内空间较狭窄、操作受限,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小儿ERCP只在少数医院开展。
据介绍,中山医院消化内科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开展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是省内ERCP开展最早的科室之一,每年有1000余例次的患者接受治疗,治疗量稳居福建省前列。目前胆胰疾病组开展的ERCP联合激光胆道碎石取石术、胆道肿瘤胆管狭窄支架引流术、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等尖端消化内镜技术工作量均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地位。
【名词解释】
3E
■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大大缩短,是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EUS(超声内镜):是将内镜和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检查技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当内镜插入体腔后,在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同时,可利用内镜下的超声行实时扫描,获得胃肠道层次结构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进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
■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应用前景很好的技术,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
【科室简介】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是首批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福建省消化领域唯一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厦门市医学领先学科,是厦门市消化疾病诊治中心、厦门大学消化疾病研究所骨干学科,已获评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培训中心厦门培训基地、中国ERCP技术标准化人才培养项目培训基地,牵头成立海峡两岸消化疑难病会诊基地、海峡两岸消化系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基地,并成为国家卫计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挂靠单位、厦门市医学院士指导中心消化病方向牵头单位、国家消化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协作中心,获批筹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病医院、厦门市微生态与消化系疾病重点实验室和首个消化病学研究海峡联合实验室。
是海西地区消化病和消化内镜专业的领军学科,集医教研为一体,技术力量雄厚,有医护人员100余人,病区开放床位为120张,年门诊量13万余人次,年出院4500余人次,年内镜诊疗达4.5万余人次。
设有合理的亚专科分组,其中,消化系肿瘤早诊早治组、胆胰疾病组、超声内镜组、静脉曲张组四个学组着重开展消化内镜技术,能够开展包括NOTES在内几乎所有国内外先进的内镜诊疗技术,其中ERCP联合激光胆道碎石取石术、消化道早癌ESD/EFR术、贲门失弛缓POEM术、黏膜下肿瘤STER术等尖端消化内镜技术工作量均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