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军队医院理念:创收几个亿不如老百姓一声满意

2016-06-30 09:49:49解放军报 高志文查看次数:467
  引 子
  盛夏清晨,河北省城石家庄。一所军队医院门前,就诊患者络绎不绝。
  进入医院大门,迎面一尊高大的汉白玉雕像巍然矗立。主人公身穿八路军军服,目光炯炯凝视远方,步伐矫健大步向前,仿佛正急促地奔赴前线。
  雕像的基座上刻着:诺尔曼·白求恩(1890.3-1939.11)。雕像身后的这所医院,就是白求恩当年参与创建并工作过的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唯一成建制保留下来的老八路医院。
  不朽英名刻进院名,优良传统一脉传承。白求恩精神标注着这所军队医院的精神坐标,标注着医护人员的道德标高。在医院大门口,一块块奖牌熠熠闪光:被卫生部评为“百佳医院”,被中国医院协会评为“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被表彰为“全军先进医院”,连续7年获评“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单位”……
  当年,曾让老区人民深情地喊出“见到你们格外亲”的“模范医院”,如今是个啥模样?记者走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追寻接过白求恩听诊器、手术刀的军中传人,弘扬优良传统、服务军民的足迹。
  ■在白求恩的目光注视下行医为民,他们始终以“病人”为中心, 视患如亲,医疗服务处处体现人文关怀——

  一名军医感动一座城市
  6月4日,对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官兵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
  两年前的今天,他们送别了心爱的战友——“白求恩式的好军医”、神经内科原副主任张笋。
  又逢忌日,医院微信圈里,战友们的悼念追忆再次“刷屏”。但让张笋的家人没想到的是,有不少她救治过的患者依然记着这个日子:患者王西凤给家里送来了自己腌制的咸菜,患者李杏敏包了饺子给孩子送来,患者王茂林给张笋爱人马克强发来慰问短信……
  他们没有忘记这位好军医。他们又怎能忘记这位好军医?从医18年,从未出过一次差错,未收过一个红包,未受到一次投诉,张笋先后帮助160多名疑难病患者解除病痛。患者,在她心中永远高于天、重如山。
  这是她生前难以割舍的朋友圈:张笋手机里存着百余名患者的电话,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为他们服务,患者的亲朋好友咨询也有求必应,许多农村来的病人成了她的“亲戚”。
  这是张笋患病后进手术室前的唯一要求:面对凶险异常、随时可能危及生命的脑胶质瘤,她恳请手术医生尽可能保留她的语言功能,为的是术后还能和患者交流,继续为他们服务。
  这是她生前签的最后一次名字:在生命的尽头,她毅然在器官捐献志愿书上签下名字。
  这是她家中的一份特殊遗物:张笋去世后家里还有一包医生开的缓解病痛的药,但她悄悄收起来没有吃。因为,她怕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影响捐献器官的质量……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满脑子里想着的依然是患者。得知张笋患病的消息后,53名她曾经救治的患者在一封信上按下红手印,用一颗颗滚烫的心请求组织全力救治;她病逝后,患者王茂林一家四口赶到医院,像亲人一样守候了3天;惊闻噩耗,正在麦田干活的格海军和妻子邢文翠丢下农活直奔车站,赶来为救治过自己的好军医送行;追悼会那天,医院周边千余名群众自发赶来送她最后一程……
  张笋走了,她感动了一座城市。她被评为“感动省城十大人物”,并作为河北省唯一的候选人,入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从张笋身上,人们看到了“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患者极端热忱”的白求恩精神。
  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让患者感动的军医何止张笋一人!从战争年代为了掩护伤员用身体挡炮火的英雄军医邢竹林,到和平时期主动到山区义务扶贫倒在行医路上的好军医石磊,再到坚持10年深入老区服务军民的“白求恩医疗队”,白求恩精神始终薪火相传、熠熠生辉。
  医护人员说,每天上下班都从白求恩雕像前经过,在白求恩的目光注视下行医为民,就是要传承他的精神,以“病人”为中心而不是简单地以“病情”为中心,让医疗服务处处充满人文关怀。
  这是诊室里温暖感人的一幕。口腔科主任薛毅接诊了一名来种牙的80多岁的老人,她一看到仪器就莫名紧张、血压升高,无法接受手术。薛毅耐心地和老人聊天,了解到她平时在听《小苹果》音乐时最放松后,特意为老人播放《小苹果》并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老人提出自己累了想在病床上睡一会儿,薛毅找来被子让老人安然入睡。
  这是令患者终生难忘的经历。肿瘤科主任朱铁年接诊了一名在别处被诊断为肺癌的患者,他认真研究片子,发现影像中有一处极易忽略的疑点。他联系国内著名专家帮助复查,又联系本院胸外科和心内科专家一起研究会诊,最后确诊患者得的是由先天性心肌缺损引发的肺炎。
  “把病人当成自己亲人看,就能对诊断极端负责。作为军队医务工作者,永远不要忘记‘军人’这一光荣而特殊的身份。军人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是崇高的,我们必须时刻以军人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当好军人形象的窗口,把人民军医前面的‘人民’二字举在头顶、揣在心窝。”朱铁年说。
  视患如亲,患难与共。把医患关系上升到军民关系的高度来认识,上升到鱼水关系的深情来呵护,这温暖的一幕幕,在这所人民子弟兵的医院早已成为常态,感动着前来就诊的患者。
  ■白求恩和解放军,既是医院的“双品牌”,也是“双标高”,他们转变发展理念,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和宗旨,让老百姓得实惠——

  创收几个亿,不如老百姓一声满意
  2015年9月20日午夜,一辆飞驰的救护车紧急停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急诊科门前。车门打开,患者迅速被送进急救室,一场生命大营救随即展开。
  患者是一家五口,来自革命老区阜平县下庄乡面盆村,因误食毒蘑菇发生严重食物中毒。正在当地开展医疗帮扶的该院医疗队发现后,立即联系后送抢救。
  急诊科牵头,消化内科腾出专门床位,消化内科、肾脏病科、重症监护科、心血管内科等多科室专家联手,为患者开辟救治绿色通道。
  患者家庭贫困,医院决定,不遗余力抢救,诊疗、交通、食宿和陪护等费用全免。经过20余天救治,一家五口全部康复出院。
  不花一分钱,闯过鬼门关。免费抢救5名老区困难群众,只是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发扬救死扶伤精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缩影。院长吴广礼说,军队医院不是企业,更不是盈利机构。为民服务,就是要发挥军队医疗资源优势,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记者注意到,医院老门诊楼使用多年设施陈旧,不少专科门诊也设在老房子中,但就诊患者却络绎不绝。患者们说就是冲着“白求恩”和“解放军”的牌子来的,把医院亲切地称为信得过的“百姓医院”“草根医院”。
  “草根医院”,说的是来这里看病的老百姓多,特别是周边区县的贫困群众多;说的是这里看病服务好、价格低,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说的是医院把百姓当亲人,急诊先住院、挂号不限号,千方百计为群众着想。
  “创收几个亿,不如老百姓一声满意。”该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不一味追求床位、毛收入等经济指标,而是实行规范医疗、安全医疗、温馨医疗,最大限度让老百姓得实惠。在医院采访,记者听到院领导谈论最多的不是“创收”“盈利”“床位”这些字眼,而是“爱心”“减免”“优惠”等词汇,尽显一所军队医院的爱民情怀和社会责任。
  邢台一位农民被高压电击中,造成全身多处烧伤,在医院住了45天。出院结账时,家属怎么也没想到花费还不到5万元。烧伤整形科主任杨建民说:“农民不容易,医生帮一把,有时不光是救一条命,甚至会挽救一家人!”
  治疗中,杨建民千方百计为患者节省每一分钱:对昂贵的一次性器械,能不用的尽量不用;植皮时能一次多植的,决不放到第二次;在确保疗效前提下,尽量缩短住院周期……
  为了给患者省钱,医院公开承诺: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不乱做检查,不开大处方;建立检查单、处方公示制度,对多发病、常见病实行最高限额;设立住院病人费用查询系统,药占比在驻地同类医院中最低。老百姓说: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看病,心里踏实!
  ■牢记自己从哪里来,才知道应该到哪里去,白求恩医疗队常年巡诊深山村寨、田间炕头,服务老区、反哺人民——

  一片深情暖燕赵
  牛眼沟村,河北唐县的一个小村庄。
  2014年7月的一天,在村里一户普通农家,95岁的崔桂英老人因骨折行动不便,正在炕上休息。
  突然,院子里传来亲切的声音:“崔大娘,我们来看您了!”接着5名穿着白大褂、绿军装的人,在村干部带领下进了屋。
  “大娘,白求恩医疗队给您看病来了!”这些兵医生有的为她脱掉袜子,把仪器搬到炕头悉心检查;有的询问她哪里不舒服,吃饭怎样、睡眠如何。检查结束,又给她开了治疗药品。
  崔桂英怎么也没想到,70多年过去了还能再见到“白求恩”。1939年9月,白求恩大夫带领八路军医疗队来到村里,把这里当做后方医院,给战士们疗伤,为乡亲们治病。老区人民深情地说:“见到你们格外亲!”
  白求恩的药房就设在崔桂英家的一间厢房里。那年,她突发胃病,白求恩为她配了一碗汤药,药到病除。70多年后,白求恩医院又派人来到家里给她看病:“你们还像当年的白大夫一样亲!”
  白求恩医疗队来巡诊的消息传开后,牛眼沟村沸腾了。男女老少涌到村口搭起的诊台前,有的向医生寻医问药,有的干脆就是来看看“白求恩”。
  炎炎夏日,队员们耐心询问、细心检查、详细解答、开方配药,一连几个小时都顾不上喝一口水。66岁的医院妇产科原主任王远是年龄最大的队员,她深情地说:“我在医院工作了40多年,服务老区人民就要像当年白求恩一样!”
  “人民血库作银行,百姓火炕作病床,省吃俭用作军粮。”这几句歌谣,是太行革命老区军民鱼水深情的写照。随部队转战的白求恩医院当年就把药房、诊室设在群众家中,老区人民为抢救伤员、支援部队作出了巨大贡献。
  牢记自己从哪里来,才知道应该到哪里去。从2006年起,医院启动“重走白求恩路·老区健康行”活动:医疗队沿着当年白求恩战斗过的足迹,义务行医、分文不取,把爱心和健康送给老区人民。
  老区群众的心才是“永远的根据地”。五台县松岩口村,在当年白求恩创办八路军“后方模范医院”的旧址,队员们搭起诊台为乡亲们看病;河间市屯庄村,在当年白求恩为伤员做手术的老庙前,医疗队精心开展服务;在白求恩当年战斗过的唐县黄石口村,老党员姜雪子老人行动不便不能来现场,3名医疗队员就上门服务。老区群众说:“咱老百姓有困难,还得靠共产党,还要找解放军!”
  ■军队医院“姓军为兵”是本职,为兵服务做得再多,都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

  上战场,让战士放心托付生命
  这是一个大专家治疗“小拇指”的故事。
  2012年,女学员姜宇在搬运教具时不慎小拇指被挤压,造成粉碎性骨折,创伤面非常严重,按照病情通常需要截肢。
  接诊的骨科主任张卫平没有马上手术。截肢虽然操作相对简单,但对这名学员来说无疑会影响她今后的训练和生活。但要保住这个小拇指,治疗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没有绝对把握。
  张卫平认真研究病情后,决定实施修复手术。清除创面,碎骨复位,穿钢丝、上支架、修皮瓣……经过3个多小时的手术,绣花一样精细的手术终于完成。
  后来,张卫平又连续实施两次手术,既矫正恢复关节的精细功能,又实现表皮的美容,终于使姜宇的小拇指恢复如初。
  为了一名女学员小拇指不惜多次实施大手术,医院倾心为兵服务不讲价钱。
  2011年11月,某集团军战士陈增华突发重度中毒性脑膜炎,医院紧急协调抽调军地23名专家全力进行抢救,使这名战士在重度昏迷81个小时、生还率不到10%的危重情况下,奇迹般康复。
  奇迹背后是真情:院长、政委抢救期间因公出差,回来从机场直奔病房看望战士;神经内科60多岁的冯连元主任听说会诊急症战士,拔掉输液针头赶到现场;医院提供了当时国内最好的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等,并紧急采购需要的抗病毒、抗感染等昂贵的特效药品……
  战友的生命高于天。政委鲁建辉说:“军队医院姓军为兵,为兵服务做得再多、再好,也都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官兵生命保卫战,在他们看来都是责无旁贷,都是分内之责。
  ——2013年1月,他们联合3家医院展开接力救治,经过27天生命坚守,成功将重度昏迷13天的海军某部患乙型脑炎的战士张辉,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2013年4月,某旅战士袁继兵因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生命垂危,被紧急后送该院。他们实施骨髓移植手术,先后投入30多万元,使战士最终转危为安。
  ——2014年7月,他们多学科协作,救治训练中突发热射病的学员徐鹏举,战胜高热、急性肾衰、肝衰、神经系统损伤等危重病情,使他康复重返训练场。
  面对这一个个救治奇迹,医护人员谈起救治过程反复说一个词——“应当”。医院领导说,全军为部队服务的最高考评奖杯就是以“白求恩杯”命名的,作为白求恩生前创建和工作过的医院,作为上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姓军为兵”的医疗单位,做好为兵服务责无旁贷。

  应当之中见担当——
  走进该院各科室住院病房,只见与官兵保障相关的科室病房严格落实“床位预留”制度,宁可牺牲经济利益也要确保官兵入住“零待床”。
  翻开医院的科研计划表,只见与官兵训练保障密切相关的卫勤科研紧锣密鼓:手腕损伤防护机理研究着力减少新兵训练伤,新型防护耳罩课题立足减轻实弹爆震损伤,骨盆固定课题聚焦降低伤员后送危险……
  来到临近的战区陆军新组建机关,只见一个由该院11名骨干组成的临时门诊部担负起保障职能,为尚未建立卫生保障实体的新机关实施服务。
  “体系医院不是简单的医疗保障关系包片挂钩,更是战场上对战友庄严的‘生命承诺’。如果救不下、治不好,看家本领不过硬,那将是军队医院最大的失职,也是对战斗力建设最大的不负责!”该院副院长张巨波说。
  使命如山赢得信赖一片。去年底,机关营区整体搬迁的体系部队第27集团军的领导,在和医院领导话别时深情地说:“上战场,把战士的生命托付给你们,我们放心!”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94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