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亚专科建设成绩斐然

2016-04-29 09:41:24厦门日报楚燕查看次数:1792

  李学军主任细心为患者做检查。

  林明珠主任医师详细了解患者的情况。
  
  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而言,2015年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年——不仅成功入选厦门市医学领先学科建设项目,还在中国内分泌与代谢病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上跻身前百名,在福建省排名领先。正如学科带头人杨叔禹教授所说,作为第一医院的王牌学科,内分泌糖尿病科学科定位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正在走“全面发展,特色突出”的道路。而这一定位规划也正好与目前我市的医改方向高度契合。
  分级诊疗是新一轮医改的重中之重。作为本地区医疗机构金字塔顶层的龙头医院,第一医院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全力提升医疗水平,打造技术和人才高地,承担起解决急危疑难重症的重任,并大力推行“分级诊疗,慢病先行”,敢于先行先试,将病情相对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分流到基层社区,构筑更加科学合理的诊疗体系。
  作为“三师共管”发源地,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积极筹建“糖友网”,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普通门诊量比2014年下降66.2%,大量糖尿病患者在基层得到更完善的诊治服务,血糖控制更稳定。与此同时,科室通过横向整合、纵向细分,开展多学科合作,细分出8个亚专业学组,包括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垂体-肾上腺-性腺、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痛风和高尿酸、肥胖六个临床学组以及流行病学组和基础研究学组,并以专业学组为依托,常年开设专病门诊,致力于解决疑难杂症。这样一来,许多内分泌疑难病患者不出厦门就能得到很好的诊治,免去了辗转北上广就医之苦。

  【案例1】
  糖尿病治了15年 越治越重
  基因筛查发现是特殊的线粒体糖尿病
  张女士患有糖尿病,治了15年,然而却越治越重。“现在全身无力,干点儿活都要歇好一阵子才能缓过劲儿,不仅如此,听力也下降,3米的距离听起来就嗡嗡响。”去年张女士陪同也患有糖尿病的丈夫找李学军主任就诊时,李学军主任发现她听力下降,顿时警觉起来,怀疑她患有特殊类型糖尿病。果不其然,通过基因筛查,张女士患的是特殊的线粒体糖尿病。
  明确诊断后,李学军主任给予对症治疗,病情很快就得到了改善。“线粒体糖尿病是目前所知患病率最高的单基因突变糖尿病,但常被误认为是2型糖尿病,其实是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确诊的一种特殊类型糖尿病,其治疗也有其特殊性。”李学军主任如是说。
  专家门诊:每周一、三、五上午
  李学军主任医师
  每周五下午王丽英副主任医师

  【案例2】
  男子多年不育,一朝喜得子
  原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异常,治疗后有了精子
  32岁的陈先生自幼就嗅觉丧失,结婚多年也没有孩子,“主要是没有精子。”经辗转就诊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经检查陈先生患上的是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陈先生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异常,因此,影响了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分泌。”经过治疗,1个半月后的精液常规检测就能够检测到精子,给患者生育带来了希望,去年成功生育1个孩子。“以前除了雄性激素治疗,维持正常夫妻生活外,从未奢望能有孩子。”陈先生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专家门诊:每周二下午 林明珠主任医师
  每周二上午 刘长勤副主任医师

  【案例3】
  孕妇血压难降,怀孕如走钢丝
  确诊为肾上腺皮质肿瘤引起的库欣综合征,手术后成功降压
  怀孕6个月的赖女士的血压、血糖长期徘徊在高位,即使服用了降压药,血压仍不达标。长期在高位运行的血压让赖女士孕期如走钢丝线,“血压都没办法控制,母婴都受到影响,出现流产、早产、子痫前期等。”于是赖女士去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垂体增大,医生诊断为垂体瘤、甲减、妊娠高血压及糖尿病。然而,赖女士不放心,就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孕妇垂体有些增大较为常见,赖女士前来就诊时,通过其面部特征,“满月脸”,多血质,初步判断这是比较罕见的妊娠合并库欣综合征,国内外报道不到200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林明珠主任医师表示。通过检查,果然是肾上腺皮质肿瘤引起的库欣综合征,进而引起高血压、高血糖等一系列症状。术后,赖女士的血压、血糖就逐步恢复正常,垂体也恢复了正常。
  专家门诊:每周二下午 林明珠主任医师
  每周二上午 刘长勤副主任医师

  【案例4】
  年纪轻轻,牙齿险掉光
  患上家庭性低血磷性骨软化症,治疗后好转
  31岁的何先生牙齿脱落,反复腰酸背痛,就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药治疗。“你应该住院治疗。”原本仅是来医院开药的何先生听到石秀林副主任医师的话时觉得她言过其实,“我母亲也牙齿脱落,还不是照常活得好好的。”
  然而,当石秀林解释说这不是正常现象,有可能是骨软化症,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多发性骨折等并发症时,何先生这才重视起来。
  据了解,何先生3岁左右才开始行走、说话。从小开始生长发育水平就落后同龄儿童。十余岁时即开始出现牙痛、牙齿脱落,近3年加重,现仅6枚牙齿。十余岁时走起路来会如鸭子一样摇摆,然而都未引起重视。“31岁身高138cm,体重50kg。而其兄弟身高约170cm。”
  通过检查证实了石秀林副主任医师的判断,何先生患上的是家庭性低血磷性骨软化症。经过治疗,何先生的症状有所改善。
  专家门诊:每周三上午 石秀林副主任医师

  【案例5】
  不来月经,肥胖女子愁坏了
  在医生指导下,她1个月瘦了16斤
  150厘米的身高,体重却达到160斤,在校读书的许女士非常痛苦,不仅如此,月经也迟迟未来。经人介绍,她来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
  经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等一系列治疗措施,短短1个月,许女士的体重就减了16斤,月经也来了。“对青少年及育龄期肥胖患者来讲,肥胖可以导致男性不育症和女性不孕症。肥胖女性体内可发生一系列的激素改变,如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等,从而导致生殖功能异常,月经不调等。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刘长勤副主任医师提醒。
  专家门诊:每周一下午 刘长勤副主任医师

  【案例6】
  甲状腺长结节 难分良恶
  分子诊断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
  25岁的谢女士体检时发现约1公分的甲状腺结节,B超并未提示恶性特征,然而谢女士不放心,来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甲状腺结节穿刺结果仍未能确定是良性还是恶性。“甲状腺结节穿刺进行细胞学检查仍会有20%左右为不确定类型,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基因检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肖方森副主任医师表示。谢女士基因检测为阳性,手术切除甲状腺后,病理显示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幸好早期发现,并及早得以手术治疗。”谢女士十分庆幸地表示。
  专家门诊:每周三上午 肖方森副主任医师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66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