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死神”埃博拉其实可预防 我国已掌握病毒抗体基因

2014-08-31 19:23:05厦门日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706

  今年3月以来,埃博拉疫情在西非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埃博拉疫情已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并制定了抗击埃博拉疫情的行动方案。截至8月20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4国累计出现埃博拉病毒确诊或疑似感染病例2615人,其中1427人死亡。虽然我国国内尚未出现病例,但存在发生输入性病例的风险。因此,我们有必要知道什么是埃博拉病毒,它通过什么方式传播,应该如何做好防控工作。

  【历史】

  已经流行了几个世纪

  埃博拉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因其毒性大,损害器官的速度非常快,曾被人们称作“死神”。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得名。事实上,埃博拉病毒并不是一种只有几十年历史的新疾病,它已经在中非、东南非热带雨林和大草原中流行了几个世纪,只是以前没有引发大规模死亡。

  埃博拉病毒潜伏期可达2天-21天,通常为5天-10天。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疾病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力水平有关。患者感染后两天,病毒首先在肺中检出,4天后在肝、脾等组织中检出,6天后全身组织均可检出。主要病理改变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受累,血栓形成和出血,全身器官广泛性坏死。

  【传播】

  通过接触血液体液等传播

  专家指出,埃博拉病毒是人兽共患病毒。从目前来看,它的自然宿主可能是非洲果蝠,这种蝙蝠以植物为食物,感染埃博拉病毒以后往往不会死。它的终末宿主主要包括人类、灵长类动物(大猩猩、黑猩猩、各种各样的猴子)。非洲羚羊、豪猪体内也有感染,但是它们的感染机会比灵长类动物低得多。

  埃博拉病毒本身是非常稳定的病毒,目前为止在人类社会还没有通过性传播或者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人际传播的模式,一是家庭内传播,家庭成员在无防护的条件下护理已感染的病人,通过接触血液、体液和排泄物传播;二是在医院内,医护人员在诊疗或者护理病例中,接触了患者的体液分泌物。

  【预防】

  不要接触患者和可疑动物

  埃博拉疫情从1976年首次发生以后,先后发生了十几次,都集中在非洲。非洲以外地区偶有病例报道,但均属于输入性或实验室意外感染,未发现有埃博拉出血热流行。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指出,要科学认识埃博拉病毒,大家“需警惕,莫恐慌”。首先,埃博拉病毒确实是人类已知的最致命的病毒之一,目前还没有可利用的疫苗。

  其次,埃博拉病毒传播的方式目前看来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接触死掉的动物尸体,包括血液和其他的体液、呕吐物、排泄物等,接触发病期间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床单、衣服等用品,都容易造成感染。

  第三,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比较稳定,培养液中在4℃以下可以存放5周时间,在干燥条件下它的抵抗力就弱了。埃博拉病毒对热非常敏感,60℃加热一小时就可以让它灭亡,煮沸5分钟也可以灭亡。很多日常使用的消毒剂,比如含氯的消毒剂、脂溶剂、酚类消毒剂、过氧乙酸,还有紫外线等,都能消灭埃博拉病毒。

  第四,埃博拉病毒是可以预防的,它的毒性虽然大,但传播力度弱。如果做好隔离,就能够有效地切断它的传播途径。不接触患者和可疑动物是最有效的预防。

  【防控】

  我国已掌握病毒抗体基因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埃博拉病毒传播至非洲之外国家的可能性较小,迄今西非四国之外未出现埃博拉确诊病例。有关专家认为,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控制病毒传染和加强科普来遏制埃博拉疫情的蔓延扩散。国家质检总局下发《关于加强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检验检疫局采取措施、严密防范,切实做好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严防埃博拉传入我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国家卫生计生委也发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对预防控制措施做了明确规定;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的报告。截至目前,我国公民还没有发现感染病例。

  中国政府和红十字会向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派出三个公共卫生专家组,提供了一批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帮助当地应对埃博拉疫情。在许多外国人纷纷逃离埃博拉疫情高发区的时候,中国医疗队仍继续坚守在非洲。世界卫生组织也提醒各国重视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的丰富经验,认为“西非国家可借鉴中国防治H7N9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增加公共卫生领域投入,应对当前已升级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埃博拉疫情”。

  我国已经对包括埃博拉出血热在内的病毒性出血热,在诊断试剂上做了技术储备。8月9日,中国宣布已掌握埃博拉病毒抗体基因,同时具备对埃博拉病毒进行及时检测的诊断试剂研发能力。据悉,埃博拉病毒关键基因是对该病毒致病蛋白功能和晶体结构研究的基础,有助于尽快了解该病毒致病机理和传播途径。(厦门市老科协)

  【名词】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死亡率可达50%-90%。它是一种泛嗜性的病毒,可侵犯各系统器官,尤以肝、脾损害为重,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死、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提醒】

  近期别去西非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指出,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范埃博拉病毒的最主要措施。

  对于个人而言,近期不要前往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4国及其周边国家旅游。如果因为特殊情况已经制定了出行西非的计划,建议不要到热带雨林地区,尽量避免到当地的医疗机构去就诊,随身携带免洗消毒液,接触了不洁的东西要赶紧洗手,吃当地水果一定要削皮。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1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