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感冒仍可母乳喂养 专家厘清母乳喂养4大误区
妈妈们参加母乳喂养“快闪”活动。
今年8月1日-7日是第23个世界母乳喂养周。前日,市妇幼保健院举办母乳喂养技巧与经验分享大型公益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妈妈们踊跃参加母乳喂养快闪行为艺术,专家手把手指导准妈妈如何掌握正确喂奶姿势,不少准爸爸还纷纷戴上“乳房”学习挤奶手法。
专家指出,母乳营养丰富,最适合宝宝的生长发育需求。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也十分有益。然而,人们对母乳喂养有诸多认识误区,导致不少妈妈的母乳喂养之路格外艰辛。
【误区1】
六个月后母乳没营养
“六个月后母乳没营养了”是一个流传度甚广的误区。“其实,母乳是最聪明的食物,随着宝宝的成长,母乳的成分也在变化,以更好地满足宝宝的需求。”市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学校老师、母乳喂养咨询师张景玲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宝宝出生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逐步添加辅食,母乳喂养至少到1岁,有条件的可以到2岁甚至更久。
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宝宝抵抗力更好,以后患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概率也比“奶粉宝宝”低。
【误区2】
母乳不够,奶粉来凑
“我的奶水不够。”这是妈妈们放弃母乳喂养而选择奶粉最常见的理由。医学专家指出,真正奶水不够的妈妈是非常少见的,绝大多数人通过正确的开奶方法可以喂饱孩子。
“开奶的秘诀就是‘早接触、早吸吮’。”张景玲说,宝宝是最好的“开奶师”。奶是越吸越多的,宝宝出生半小时内就应当吸吮妈妈的乳房,刺激乳汁分泌。宝宝刚出生时胃只有几毫升的容量,很少的乳汁就能满足需求,因此头两天奶水不多的妈妈不用太焦虑,只要放松心情,把宝宝“挂”在身上,多吸吮,奶水自然就多起来。如果加奶粉,宝宝吃饱了,就懒得费力吸奶,奶水会越来越少。
闽南有给新出生的宝宝喂黄连水的习俗。张景玲指出,宝宝出生后第一口食物应当是母乳,而不是黄连水、糖水或奶粉。喂食其他食物会让宝宝不爱吃母乳,而且会破坏宝宝肠道免疫屏障的建立。
【误区3】
妈妈感冒不能喂奶
喂奶期间妈妈感冒发烧咳嗽能喂奶吗?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当妈妈出现症状时,宝宝早已经暴露在被传染的环境之中了,乳汁中已经产生的抗体反而有利于婴儿抵抗疾病的侵袭。妈妈喂奶前可以把手洗干净,喂奶时戴上口罩。如果母乳妈妈需服用退烧药或其他感冒药,可告知医生正处于哺乳期,以便医生选择适合哺乳期的药物。
【误区4】
“奶娃娃”不用刷牙
“无论喂母乳还是吃奶粉,都要给宝宝清洁口腔,可以喝两口清水漱口,大一点用纱布清洁口腔,长牙后用软毛牙刷。考虑到夜晚清洁口腔难操作,建议乳牙萌出后及时断夜奶。”亚欧齿科姚森博士提醒,奶水留在牙齿表面容易形成菌斑,进而导致龋坏。“经常见到宝宝门牙龋掉了,这是典型的‘奶瓶龋’,就是长时间含着奶瓶或乳头吸奶造成的。”夜奶如果成为习惯,往往难以戒断,妈妈不得不完全断奶。因此,乳牙萌出后及时断夜奶,有助于更顺利地进行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