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威胁学生暑期安全几大“雷区”不要踩 安全快乐过暑假

2014-07-01 10:25:50厦门晚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691

海边立着“严禁下海游泳”的告示牌,可很多家长照样带着小宝宝下海游泳。

  6月28日下午,漳州芗城区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学校附近的水塘玩耍时不幸溺亡。

  暑假马上就来了!即将开启的放假模式,让孩子们满心期待。但孩子们一下子脱离了学校和老师监管的范围,而家长们忙于工作,容易形成对学生监护的一个“真空期”。怎样让孩子过一个快乐又安全的暑假,是家长们最关心的。

  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学生溺水死亡人数占全市非正常死亡人数的42%,溺水事故成我市学生安全的第一“杀手”。暑假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其中小学生又是高危人群,尤其是外来务工子女。

  此外,交通事故、意外烫伤烧伤、触电和网络也是威胁学生暑期安全的几大隐患。今天,本报特推专题报道,提醒孩子们哪些“雷区”不能踩,为广大学生及家长提供暑期安全指南。

  【溺水事故】

  【数据】

  溺水成第一“杀手”

  小学生占了近八成

  来自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市学生溺水死亡人数占全市非正常死亡人数的42%,溺水是我市学生安全的第一“杀手”;从死亡对象来看,外来务工子女溺水死亡人数占85.7%,说明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和监管还有一定的空白;从分布的区域来看,岛外占88.5%,岛外区域仍然是监管盲点;从死亡年龄来看,小学生占78.6%,比例远远高于中学生。

  去年6月份,厦门警方曾召集一些微博达人,讨论过暑期存在的安全隐患,讨论会上暑期溺水的警情被提起。当时据警方介绍,我省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溺水和交通事故占74%,其中溺水高达57%。其中厦门的溺亡事故一直位居首位。仅去年6月份,就发生了至少20起溺水事故。

  来自警方的调查发现,在溺水事故中,存在“三多”现象:节假日多于平时;外来农民工子女多于本地学童;农村孩子多于城里孩子。

  而在2012年,溺水事故的数字更让人触目惊心,在当年的6月1日到7月10日,短短40天之内就有33人溺亡,其中不乏中小学生。除了在海域中溺亡之外,遍布岛内外的水坑、水库、池塘,也成为溺亡高发地。而这些发生意外的孩子们,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到10岁之间。

  经事故分析,造成溺水事件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私自下河游泳戏水,二是缺少安全意识。

  【案例】

  小伙伴相约到海边玩耍

  涨潮后被海水围困溺亡

  去年暑假,3名小学四年级的小伙伴相约到灌口中心文化园图书馆看书。当天下午一点多,其中两人发现另一个同伴不见了,他们开始寻找,两人沿着风景湖湖边找了将近一小时。2点多,他们发现同伴的衣服挂在风景湖石栏杆上,离湖不远处有水泡冒出。两人马上意识到小伙伴可能溺水了,就跑到不远处,叫来两位钓鱼者救人。两位钓鱼者因不会游泳,不敢贸然下水施救。其中一名小伙伴只好赶紧寻求热心群众帮忙报警,另一人则跑去通知同伴的家人。

  下午2点半左右,家人赶到现场并下水打捞。3点多,镇协警打捞队到达现场。直到下午4点左右,那名小伙伴才被打捞上来。不幸的是,他已经溺亡。

  据了解,这3个男孩都是贵州籍的外来工子女。

  而另一起溺水案件,同样发生在去年暑假。去年8月26日午后,两名五年级的学生和一名二年级的学生,相邀到同安凤林海边玩耍。玩至下午2点多,他们发现自己被海水困住,此时正值涨潮,他们来不及逃脱,便大声呼救,其中一人被岸边的一个大人发现后救上岸,而另外两人因离岸边约100米,溺水时间过长,被打捞上岸后已经身亡。

  溺亡的两名学生分别为来自贵州和漳州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其中一人的父母都在上班,中午没有回家,另一名同学的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一人无法管教他。被救上岸的那位同学,则是暑假父母回老家,将她托付给亲戚照看。

  【提醒】

  溺水时勿手脚乱蹬

  救人应从背后施救

  发生溺水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将手上举或挣扎反而易使人下沉。下沉之前拼命吸一口气极其重要。往下沉时,紧闭嘴唇,咬紧牙齿憋住气。无论怎样,不会游泳的人只要在水中仰起头憋住气,就一定能够浮起来。一旦浮出水面,应大声呼喊,并寻找一切可抓、可利用之物,在没人来救的情况下,尽量少消耗体力。

  若发现有人溺水,非专业救护人员不主张盲目下水救人,应留在岸上呼救,同时拨打报警电话,可试着用救生圈、竹竿、绳等在岸上救援溺水者。入水抢救溺水者时,应潜入水底从溺水者背后施救。抢救者可以从侧面拖住溺水者的腋部或下颌,然后将溺水者拖带出水面,并采用仰泳方法将溺水者拖上岸或船。

  【举措】

  校方给家长发提醒函

  编“防溺水”顺口溜

  记者了解到,虽然大部分的溺亡事故都发生在非上学时段,但学校对学生们的暑期教育都有一套预防办法,其中放假前带给家长的一封信,以及给孩子们上一堂安全教育课,都是大部分学校的“保留曲目”。

  今年暑期给家长的一封信,集美杏滨中心小学花了不少心思,详细罗列出学校周边事故多发的危险水域,提醒家长注意。另外,他们还制作了一个“防溺水车贴”发给家长,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和案例。老师们煞费苦心地收集预防溺水的相关知识,还编了顺口溜等:“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是最好。私自游,很危险,不去深水很重要。私下塘,不安全,要防头昏与痉挛。防溺水,要注意,江水旁边莫贪玩。水激流,不打闹,掉进激流会要命。要游泳,告家长,跳水潜泳会受伤。伙伴不见大声喊,叫来大人最理想。”

  派专人在危险地段巡逻

  每周发送安全警示短信

  集美区教育局未保办主任林东友说,临近期末,每天上课之前、放学之前的最后五分钟,辖区的学校都要一再强调安全知识,特别是防溺水和预防意外交通事故等知识,每天讲,不但讲,还要做好记录,学校老师紧绷着弦,目的就是让学生对这些安全知识要“入心入脑”。连街镇也加入行动中——今年,灌口的每个村居,都派专人巡查,19个巡查员每天在辖区危险地段巡逻;杏滨街道则组织了56个巡查员,这个制度从今年4月就已经启动,巡查员们还要培训上岗。

  记者还了解到,海沧区印制了3000张不干胶安全警示单,张贴在校园周边危险水域附近,便于群众第一时间举报。此外,各校将每天巡查一次危险水域,并通过学校短信平台,每周发送一条安全警示短信。

  救援队进校开讲座

  普及水上救生知识

  暑假来临之际,我市已有不少学校邀请厦门市红十字水上救援队进校开讲座,讲座的对象包括老师、学生和家长。

  近日,思明区红十字会联合厦门市红十字水上救援队的志愿者,就为槟榔小学带来一场水上安全知识讲座。讲座中,队长陈辉雄设置了多种实际问题情境,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掌握救援方法,明白即使一个塑料桶、可乐瓶、泡沫板或皮带,也能成为救援的利器。他还通过几个典型的案例,教会孩子们在“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理智放手,尽快寻求专业人士的救援。

  【交通意外】

  【案例】

  去年,读二年级的小同学阿林(化名),坐着父母驾驶的摩托车回老家,途经国道324线集美坂头路段时,不幸被一辆大货车撞倒,一家三口当场死亡。当时正值周六,学校并不知晓。周一早上,该同学未到校,班主任打电话联系家长,提示“关机”,又联系不上家属。后该同学的叔叔打电话联系学校,告知班主任,他们一家三口都在车祸中去世了。

  而读小学三年级的另一位小男生,是在上午放学后由其母亲用摩托车接送回家的,车子骑到厦门正新公司十字路口处,被一辆大卡车撞倒,该男生不治身亡。

  今年2月13日中午11点多,翔安区一小学生搭乘其父亲的摩托车,在翔安大道被一辆大货车撞倒,该生当场死亡,其父亲受轻伤。

  今年4月15日中午12点左右,湖里区一小学生放学后自行回家,在过吕岭路斑马线时,被一辆疾驰的的士撞倒,送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提醒】

  暑期外出旅游

  注意行车安全

  不少家长利用暑期带孩子搭乘动车、飞机外出旅游,或自驾到周边城市游玩。亲子游路途中行车安全要注意,若是同学结伴外出,更要谨记“珍爱生命 安全出行”,遵守交通规则,从小养成好习惯。

  【网络敲诈】

  【案例】

  QQ群成敲诈勒索“基地”

  不交保护费被打断鼻梁

  暑期很多孩子宅在家里玩电脑,有些小学高年级学生、初中生和同学甚至结伴到网吧上网。一名关注校园安全的人士说,不少孩子喜欢加入QQ群,和外界的联系更多了,但是在判断是非方面尚有不足,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而对于不法分子来说,手机和QQ群是控制成员的手段。两年前,警方打掉了一个专门敲诈勒索学生的团伙,就是以QQ群为“基地”。

  这个团伙以廖某为首,他是个辍学生,纠集了几个“学弟”,专门在QQ群里讨论如何敲诈学生。他们自称“社团”,见到独行的学生就拦住要“会费”。 如果学生交了钱,廖某等人还要他加入QQ群。

  他们敲诈的金额少的200元,多的500元。有16名初中学生被迫加入QQ群,交的“保护费”达4000多元。凡是不从的学生,就会受到他们的殴打,其中有一名初一学生还被廖某等人打断了鼻梁骨。

  而在这个“QQ敲诈群”团伙落网之前,也有一个自称“狼族”的团伙,发布指令、收保护费都是在QQ群里完成,这些人还殴打威胁在校学生加入“狼族”团伙。

  【提醒】

  每天上网不超2小时

  不要轻易留个人资料

  市教育局未保办提醒家长,无论多忙,也一定要抽出时间和孩子谈谈上网的话题,并就孩子常访问的网站及网上内容进行交流。有了共同语言,孩子把父母当“自己人”,父母的正确观点才有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父母要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每天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在给予孩子充分信任的前提下,还要熟悉孩子经常去的网站和聊天室,经常检查电脑储存的信息;教育孩子不要在网上告诉陌生人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要轻易在网站上留下个人资料,包括姓名、电话、住址、学校年级和相片等。学生如果要与网友见面,必须在父母的同意和护送下,并在公共场所进行。

  【被电击伤】

  【案例】

  好奇触摸插孔

  手指皮肤坏死

  174医院烧伤科医生孟红阳介绍,暑假里被电击伤的孩子也不少见。虽然厦门出台了电动车限行措施,但骑电动车的人仍不少。电动车在家充电时,年纪较小的孩子看着指示灯一闪一闪的,出于好奇便将手伸进插孔。去年暑假就曾接到过类似案例,孩子触电后,手指局部皮肤坏死,所幸并不算严重。但若电压足够高,可能导致儿童心脏骤停,发生生命危险。

  去年,还有一个孩子在某单位的电动门前玩耍,电动门突然漏电,将孩子击伤。还有一个8岁的孩子见到广告牌垂下一根电线,竟抓住电线荡起了秋千,最后被高压电击伤。有的孩子暑假外出钓鱼,甩竿时不慎甩到高压线上,导致严重电击伤,情况十分危险。

  【提醒】

  家长要加强监护

  尽量将电源收好

  厦门第一医院烧伤科主任廖立新说,有的孩子见到插孔,可能会用铁丝插入开关导致电击伤,此种烧伤可能导致手残疾。孩子千万不要触摸电线和开关,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也不要爬到电线杆上玩耍。家长要加强监护,尽量将电源收好。

  【烫伤烧伤】

  【案例】

  洗澡水没放凉

  坐进去被烫伤

  记者从第一医院、解放军第174医院烧伤科了解到,意外烫伤的儿童占了科室住院病人的1/3以上,而暑期由于孩子缺乏看管,发生意外烫伤或烧伤的几率更大。以第174医院烧伤科为例,目前共有41名住院患者,其中儿童就有近20人,绝大多数都是开水烫伤。

  174医院烧伤科医生孟红阳说,被洗澡水烫伤一直是科室儿童烧伤里最多的,主要是学龄前的孩子。父母接好热水晾在旁边,转身去拿东西,孩子一屁股坐进去,导致严重烫伤。他提醒,给孩子洗澡时应先备冷水,然后加入热水调温。一旦发生烫伤,要立即用冷水冲淋,严重的应及时送医。

  第一医院烧伤科主任廖立新提醒,厨房里的危险也千万要注意,煮饭时不要将滚烫的锅和盛有滚食的碗放得太低,以免孩子碰到发生危险。最近,该科便收治了一名儿童,一碗滚烫的豆浆放在桌上,他伸手去拿时将豆浆打翻,结果淋到身上,伤情严重。

  【提醒】

  烧伤面积超5%

  可能导致休克

  廖立新说,12岁以下儿童烧伤面积只要超过5%,便可能导致休克,处理不当甚至危及生命,一般年龄越小越严重。5%的面积该如何估算呢?他教市民一个简易的办法:将孩子的五指并拢,一个巴掌即相当于1%的面积。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80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