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海沧医院:250多名志愿者为“活力海沧”添彩
2014-04-18 09:57:00厦门日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895
医院志愿者们在为患者服务。
海沧医院志愿者在精心呵护“奇迹宝宝”。
送医上门,将健康送入户。
海沧医院与片区内的小学结对帮扶,图为该院护士在教小朋友洗手。
明天,就是厦门市海沧医院独立建制一周年了。现在,只要走进独立建制后的厦门市海沧医院,你会见到这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见到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有人会主动上前搀扶,或者把轮椅推过去,细心地将老人们扶上轮椅;有人帮病人取药、陪同检查、送报告单;有人给患者解答咨询,耐心地讲解就诊疑惑;有人在门诊大厅维持秩序……他们,是海沧医院的志愿者,来自各个行业,甚至是暑期实践的大学生。截至目前,已有250多位院内外志愿者积极投入到海沧医院志愿服务工作中。更令人感动的是,今年3月以前,社会上的志愿者人数为零,基本由院内职工在班外时间担任志愿者。从3月至今,才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志愿者队伍已经增加了20多名社会志愿者,他们的服务时间占志愿者服务的大部分时间,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据介绍,海沧医院是厦门首家引进台湾志工体系的公立医院,建设志愿者队伍,是海沧医院响应海沧区委、区政府“美丽厦门 活力海沧”举措中的重要一项。医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这些可爱的志愿者们。
“奇迹宝宝”的临时妈妈 志愿者们奉献关怀与爱心
在“3·18海沧‘奇迹宝宝’”住院期间,医院志愿者服务队共组织21人次参与关爱宝宝的志愿行动。这群满怀爱心的年轻人,有些刚刚上完夜班,有些自己也怀着身孕,但是她们不辞辛劳,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当起“奇迹宝宝”的临时妈妈,或参与爱心捐助点的募集活动,甚至还有临时妈妈给宝宝送去母乳,为宝宝奉献着自己的关怀和爱心。
据介绍,白天,“奇迹宝宝”就由志愿者们照看,晚上再由两名海沧妇幼的护士轮流照看。
海沧医院志愿服务队的小洪就是“奇迹宝宝”的首轮陪护员。小洪说,“奇迹宝宝”一出生就失去了父母,每位参与看护“奇迹宝宝”的志愿者都想为宝宝的成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每位临时妈妈都把“奇迹宝宝”看护得比自家孩子还更为小心,2个小时左右喝次奶,宝宝只要眉头稍微皱一皱,负责看护的志愿者就紧张不已。
“奇迹宝宝”在海沧医院住院后期,为了能更好地护理宝宝,需要专业的志愿者来看护他,对宝宝用具的消毒、饮食出入量的多少,都需要专业的护理知识。海沧医院儿科主任方玫介绍,后期都是由海沧医院本院的志愿者与海沧妇幼的医护人员来轮流看护宝宝。令人感动的是,海沧医院的志愿者,多为护士,她们只能利用班外时间来照顾“奇迹宝宝”。没有人有过怨言,一位院内志愿者说,“社会上的志愿者可以捐钱捐物,我们还能尽心尽力照顾他,很高兴。”
一直到宝宝转院,志愿者们都在尽心呵护他。现在宝宝已经康复出院。
海沧医院副院长卢艺超说,海沧医院志愿者服务队,是海沧医院与患者间的桥梁,给医院的精神面貌从内而外带来很大的改变,对“奇迹宝宝”全心全意地护理,让医院的医务人员都颇为感动,“他们都是主动、免费的服务,减少医患矛盾的同时,还能带动周边有爱心的亲戚朋友加入志愿者队伍。”她说,志愿者对“奇迹宝宝”尽心护理让人感动,带动不少社会爱心人士报名加入海沧医院志愿者队伍。
接下来,海沧医院还将开展对志愿者的礼仪培训,院领导将定期与志愿者开展座谈会,听取志愿者对医院服务的建议,改进医院流程和医院服务。
在对志愿者服务的回报上,姜燕院长说,医院也努力给志愿者一份归属感,为志愿者提供免费午餐、休息房间。当志愿者积累到一定服务时间后,可以享受医院一些体检项目及其他免费医疗项目。他服务的时间越长,能享受到医院的免费医疗项目越多。
深入村居送医上门 拉近医患距离
根据海沧区委、区政府“不等不靠、先做先改”率先在全市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围绕“美丽厦门、健康生态海沧”的工作主题,海沧医院与海沧区卫生局在海沧区共同开展“四下基层送健康”巡回服务。利用节假日组织医疗专家深入一线,从2013年7月至12月走遍海沧区38个村居,免费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知识讲座及义诊送药服务,覆盖海沧全区十几万人口。
据姜燕院长介绍,从去年7月底开始,该院每周派出两队人马走访两个村居,真正送医上门,村民们买菜、带孩子时就可顺便来就诊。海沧医院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医德医风、医学人文建设及其教育实践活动,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给海沧人民送上最健康的贴心服务,解决偏远地区群众和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成为海沧开展规模最大、专家最多、时间最长的大型党员“四下基层送健康”系列义诊活动。
海沧医院还注意个性化义诊,派出的专家与该社区的慢性病疾病特点相结合。针对行走困难的老人,义诊人员还上门服务,真正为他们送医送药,无形中进一步维系医患和谐关系。
在帮扶基层医疗上,海沧医院每个星期先给预备走访的村居医生上课,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技术与理论水平,再走访村居,真正做到传帮带,努力提高海沧的整体医疗水平。
在义诊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疑难杂症。例如,泌尿外科主任李超接诊一名路过的女村民,为她解决了困扰30余年的尿床问题。这名女村民30多岁,生了两个孩子,从有记忆开始就出现尿床症状,每个礼拜都会有两次尿床。她只看过当地卫生院的医生,病情一直没好转。李超仔细分析了她的病情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目前基本治愈。
李超说,每一次的义诊,闻讯而来的患者早已翘首以盼,专家们一下车,义诊台立即被围得水泄不通,参加义诊的专家们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开具免费药物,对于不能解决的疾病问题嘱患者到海沧医院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为前来就诊的社区居民给予耐心的用药指导和健康保健知识,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
关爱农民工子女
彰显青年文明号风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农民工子女”这一群体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父母经常不在身边,这些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心灵的润泽。
带着对农民工子女的关爱,去年7月,海沧医院省级青年文明号科室——综合内科,与海沧区钟山小学结对帮扶,给两名贫困生送去了精心选购的书包及铅笔盒等文具,捐赠给学校两箱小学生课外读物,还给学校的孩子们开了一场《小学生防暑、防溺水、防泻吐》的暑假安全知识讲座,结合生动的案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通过由浅入深的讲解,进行暑期的安全医学常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去年年底,海沧医院与海沧区团委共同携手为海沧区霞阳小学举办一场《小学生安全知识健康讲座》。该校多媒体教室人头攒动、座无虚席,现场有100多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海沧医院心内科医生聂志华博士针对该校学生年龄段精心制作了小学生安全知识的课件。他用翔实的内容和形象生动的话语向师生们讲解了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如何预防溺水事件、如何避免烫伤以及如何避免电击伤等安全知识。此行,海沧医院还特地准备了一份“爱心急救包”赠送给校方。
弘扬雷锋精神
开展义诊、健康教育
今年3月5日,是雷锋同志逝世52周年,也是毛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51周年。
为弘扬和培养新时代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弘扬和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也将志愿服务更好地融入“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工作。受海沧区委宣传部邀请,海沧医院组织一支由外科、内科、中医科、儿科等专家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共20人于3月1日上午在海沧区阿罗海广场举办2014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以饱满的热情为广大市民服务,为闻讯赶来的300多名市民做了义诊和健康普及教育,免费测血压75人,免费测血糖25人,同时,此次活动还招募到社会志愿者11人。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展示了医院良好形象,扩大医院的社会影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