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医疗器械别轻信“功效”宣传 种类繁多选购需谨慎
资料图
家用医疗器械种类繁多,购买需谨慎。
增高仪、减肥仪,“有保健功能”的衣服、帽子、手镯等,并非医疗器械,只是普通商品。昨天上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治祥在接听市长专线时,提醒市民正确购买医疗器械。
据介绍,我市家庭使用医疗器械占总的医疗器械市场的15%左右,家用医疗器械种类繁多。随着医疗器械产业的迅速发展,相关消费投诉也呈上升趋势。据了解,2013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接到医疗器械投诉举报73件,占全年“三品一械”(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总投诉量的14.3%。
张治祥说,市民购买医疗器械时,不可轻信销售人员的“功效”介绍,要认真阅读说明书及注册证中的“适用范围”,仔细看产品的标签、包装标识和说明书。如果不确定产品是否为正规的医疗器械,可以拨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热线12331咨询、甄别。
根据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昨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我市现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14家,经营企业851家,注册产品530个。
今年3月15日,我市全面启动了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截至4月14日,共检查生产企业8家、经营企业54家、使用单位42家,受理投诉7件,对两家未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进行了立案。
【链接】
如何选购医疗器械
1.查看产品是否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注册,境内企业生产的医疗器械有“食药监械(XX)字”等字样的注册号,境外企业生产的医疗器械有“国食药监械(进)字”等字样的注册证号;
2.核对医疗器械产品说明书内容是否与注册证中的“适用范围”一致,识别夸大虚假宣传;
3.阅读产品说明书,询问销售人员或医生,弄清产品的作用机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防止使用中出现副作用;
4.核查医疗器械产品的检验报告书、合格证、购销凭证等;
5.索取正规发票,并核实销售主体资格(是否有证);
6.使用中发现产品质量存在问题时,可采取下列措施:与经营者协商、请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向药监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