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最盼社区提供医疗服务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空巢老人。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在晚年没能和子女共同生活。他们是如何生活的?有什么困难?他们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
近日,记者获取一份由厦大老教授协会、离退休工作部(处)共同开展的厦门市“空巢老人”调研报告,得以对厦门空巢老人的现状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身边的这个群体,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并体会他们的艰辛苦闷。
【关于调查】
深入五类社区
课题组采取问卷、电话、入户、座谈等调研方式,到五类社区(城区、城乡接合部、村改居、乡镇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走访。
发出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总数223份。
全国空巢家庭超半数
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而且“空巢”化还在持续,2010年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有4350万人,“十二五”期末将超过51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近25%。“失独空巢老人”(现全国已有150万人)将快速增长。
厦门城区老人半数空巢
据市老龄办提供的数据,截至2011年底,全市城区空巢老人约占全市老年人(60岁以上)总数25.13万人的50%,其中丧偶独居的老年人占空巢老人的33%;农村70岁以上空巢老人高达74%。
依据程度不同分类
依空巢程度不同,可将子女都移民国外或外地,抑或无子女或失独的老年人定义为“绝对空巢”老人。
与子女同在一个城市,但不在一起吃住的老年人定义为“相对空巢”老人。
【调查】
新店镇茂林社区空巢率80%,全市最高
空巢率
城区空巢率最高首推厦门大学,801位离退休教职工559位空巢
调查报告指出,我市各社区、各村的空巢老人所占空巢率高低差异悬殊,比如思明区滨海街道演武社区空巢率高达50%;而就在离该社区不远的曾厝垵社区,空巢率只有1.3%。
城区中空巢率最高的首推厦门大学,受访的801位离退休教职工中,有559位老年人没有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其空巢率高达69.79%,比市城区空巢率(50%)高出19.79%。
翔安区新店镇新兴社区,户籍在社区的人口共有858人,常住人口有300多人,空巢家庭只有2户,该社区空置房多(全家外出),空巢率低,而新店镇茂林社区(村改居)的空巢率高达80%,居全市之首。
居家养老,六成空巢老人愿由儿女照顾
养老方式
愿意住进养老院或托老院的仅3.12%;失独老人很需精神慰藉和必要的生活照料
调查显示,居家养老是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首选。这是造成空巢老人多的 原因之一。
那么,空巢老人的养老方式倾向于哪一种?
在8个选项中,选择“住在家中,完全由子女照顾”的最多,占57.29%;其次是“住在家中,社区提供辅助服务”,占45.83%;愿意住进养老院或托老院(白天居住,晚上回家)老人最少,分别仅有1.56%。
目前,低、中龄空巢老人,大多数可以生活自理,并能得到子女的精神慰藉;高龄空巢老人,有的是靠保姆照料,有的是靠子女轮流照料,有的要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协助或全方位服务;而失能空巢老人,有的全靠家人照料,有的兼或全部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全方位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失独(独生子女已逝)老人”已成空巢老人中的特殊群体,更需要精神慰藉和必要的生活照料。
医疗服务,最需要保健指导和定期体检
养老需求
最迫切的是社区医疗,希望提供健康保健指导、定期体检,希望有人陪同就医
目前生活中,空巢老人主要存在哪些困难呢?选择经济困难的老人最多,占27.57%;其次是身体不好、行动不便,占21.03%。
调查显示,空巢老人有诸多养老服务需求。 在“您希望所在社区能够增加哪些服务设施和项目”的选项中,空巢老人最迫切的是社区医疗。
在医疗保健的服务需求上,希望健康保健指导的最多,占48.82%;希望定期体检的,占45.29%;有5.88%的空巢老人,希望有人陪同就医。
调查中发现,高龄独居老人的需求较多,包括能有人读书读报、有人陪聊天、烦恼有人倾诉、交同龄朋友、有人关心等。由于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要靠自己做饭、洗衣等有难度,希望社区能提供日间护理以及代购等服务。
【个案】
境况
天天只能和电视、报纸做伴
言语不通缺少朋友
生了病得自个照顾
打针抹药都成难题
前些天晚上,住在湖滨南路的卓女士烦恼得睡不着。老伴去世后,家里就剩她一人。她有严重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生病上医院没人陪,住院也只能请护工。
卓女士的儿女都受过高等教育,现在小有成就,大女儿在福州,小女儿在美国,儿子在广州,她一人在厦门。“我是从外地来厦门投靠小女儿的,后来小女儿去了美国,现在我天天在家和电视、报纸做伴。太寂寞了。”
卓女士也曾下楼找些老人聊天,但本地老人多讲闽南话,她一句也听不懂,便越来越少出门。
生病是最麻烦的事。她每天得打4次胰岛素,年纪大了,手开始抖,自己打针比以前难了。前段时间,她牙疼得脸都肿了,走到附近的中山医院,没有号了;再到第一医院,也没号。护士同情她,帮她找了医生。每次看病,医生总问:“您这么大年纪,怎么没人陪啊?”
看了病后,连续一周她都要到医院打点滴。早上10点到医院,上厕所就自己提着吊瓶去。因为要打到下午一两点,她就带上面包和水。吃东西前得先打胰岛素,因此,针还得随身带着。卓女士说,前些天,后背皮肤发炎,得涂药膏,可是不管手怎么够都抹不到。只好把棉签绑在毛线针上,照着镜子上药。
【期 盼】
渴望有人能到家里陪她聊天
卓女士生病住院,孩子们从各地赶来,为她请了护工,住了两天又走了。卓女士很理解孩子:“他们都有工作,有自己的家庭。”
幸好厦门有很多好心人。政府还为她安装了智能居家宝,春节她到广州儿子家,忘记关掉电源,装置检测不到她活动的信息,立即发出警报,电话打到了儿子那,才知道是虚惊一场。
她很渴望有人能到家里陪她聊天,她想进养老院,可是一个人出门不方便,又没有伴,只好作罢。
夫妻俩都病着,做个饭都难
境况
一个缺钙直不起腰来一个静脉曲张脚黑肿
洗头得请钟点工帮忙
听到敲门声,刘女士双手撑在沙发的扶手,艰难地站起来,弓着背,一小步一小步挪到门口。因为严重缺钙,她的背直不起来,一直保持近乎七八十度弯腰的姿势。老伴唐先生有白内障,还有静脉曲张,脚黑肿,走路也很慢。
这对86岁高龄的老夫妻,独自居住在双涵社区。大女儿远在深圳,二女儿虽然也住厦门,但身体也不好。
老两口退休金不高。刘女士说,他们也想住到养老院,可是太贵了。他们只好请个钟点工,每天早上来打扫卫生,洗洗衣服,做顿午饭。因为背弓着,刘女士的午饭得分两次吃。如果一次吃得多一点,胃就被顶得难受。洗头、理发没办法自己来,也只能请钟点工帮忙。
因为看不清报纸,每天他们就把看新闻联播当成了解外界的窗口。两人一边看一边准备晚餐。平时,钟点工帮他们把晚上要煮的菜都洗好,但周末钟点工休息,老两口就得自己来,吃得就更简单了。刘女士负责洗菜,因没办法长时间站立,得一手撑着桌子一手洗。
【担 忧】
哪天起不了床,那可怎么办?
去年,刘女士因为严重缺钙住院半个月,在深圳的大女儿专门赶回来照顾她。今年春节也回来陪他们住了一段时间。平时老两口没办法出门,有需要买什么,给二女儿、女婿打个电话,他们就买了送过来。药是二女儿到医院拿的,鱼啊肉啊,大都是女婿和亲戚送来的。
刘女士说,医生本来说应该打补钙的针,可是我没办法出门,也就没法打。我最怕的就是自己有一天没办法起床,那可怎么办才好!
乘遍公交线路,爱逛小街小巷
状态
喜欢汪峰的歌有哲理
爱读琼瑶和武侠小说
不会唱和跳就开讲座
厦门大学经济系退休教授周妙群,今年77岁,朋友们都喊她“老妙”。
老妙是老伙伴们公认的乐天派。如今儿女在厦门各自成家,平常老妙一个人住,她从不觉得人生有哪里不完美。
她乘遍了本市的公交线路,喜欢逛小街小巷。伙伴们闲暇时喜欢聚在一起泡茶,她便走街串巷地考察市内品质优良、价格实惠的茶馆,最后选定了中山公园南门和植物园附近的几家店。
1997年临退休,老妙和20多位同事一起组织了“厦门市老教授协会”,现在她是常务副会长,已经义务做了17年。
老妙经常接到同学们倾吐烦恼的电话,她会用自己幽默的方法开导。“我请孩子们帮忙录汪峰的歌,我很喜欢他,他的歌有哲理。不要觉得一个老太太没法与年轻人交流,刚退休时我读琼瑶和武侠小说,从前工作时没空看。”
老妙五音不全,不会唱歌,也不会跳广场舞,她充实自己、调适自己的手段就是开讲座。她的讲座通俗易懂,大家爱听,她还是“鹭江讲坛”的特邀报告员。2012年,老妙发现自己患结肠肿瘤,讲了一圈课再去手术,修整一年健康有所恢复后,她面向打工妹开展“调整心态,做快乐女人”的系列讲座,把积极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
【妙 语】
钱要拿来储蓄,忧愁不要储蓄
老妙有不少“经典语录”: “钱要拿来储蓄,忧愁不要储蓄。快乐也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干吗不快快乐乐地过?”
“一直在走的人还在走,一直不走的人已经走了。”
“老人要转变心态,自我调适,不要攀比,不要计较埋怨。”
【建议】
互助养老
低龄老人照料高龄老人
课题组建议经济条件允许的空巢老人选择入住养老院,经济条件较一般的可选择托老院养老。
而居家养老,可学习上海“低龄老人照料高龄老人”的养老互助模式。由于高龄老人的增多,“两代空巢老人家庭”已出现,由社区低龄老年人义工,帮助老龄老年人群体,不失为老年人群体自我解决养老的一个好办法。
社工服务
提供上门家政和生活照料
课题组建议,政府应启动居家养老专业社工服务,为辖区符合条件的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上门家政、医疗服务、代购代买、配餐送餐、精神慰藉等多项服务。
目前,我市已在不少社区开展了这项服务,它成为社区养老服务站的有益补充,解决了有需要而又无经济能力接受有偿服务的居家养老老人经济困难的难题。
培养人才
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者素质
课题组调查发现,养老服务专业化人才培养未到位,专业人员奇缺。他们认为,专业人才培养,才能改变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护理,和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服务人员护理技能低下的现状。
目前,全国尚未见高等院校设置养老护理专业,招收专门培养养老服务人才。课题组认为,厦门高等院校(尤其大专职业院校)应适应民生工程这一社会需求,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中率先设置养老护理专业,为培养养老服务专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家庭医生
社区为空巢老人签约服务
课题组建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该优先为“空巢老人”签约“家庭医生”服务。通过慢性病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厦门模式”的扩容,把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尤其是高龄“空巢老人”纳入签约的服务对象。
这一举措的实施有三大好处,一是“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有人关爱;二是解决高龄“空巢老人”出门看病难的问题;三是可以缓解大医院看病拥挤现象,慢性病、常见病患者可分流由家庭医生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