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医院动态 >> 查看内容

南平人民医院中医师吴登峰:敢守青囊济众生

2014-03-24 14:01:21闽北日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717

    三指搭于脉上,细致诊脉,而后观察面及舌苔之色,细心询问病因、症候、饮食起居。14日,在南平市人民医院见到吴登峰的时候,这位年近花甲的中医师正在问诊,记者见此情景,连忙敛气凝神,深怕扰了一室安宁。中医为我国“三大国粹”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吴登峰作为我市中医翘楚,也为我市中医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中医世家得真传

    在中医学界,如果提到吴芝春的名字,对许多中医师来说可谓如雷贯耳。作为全省十大名老中医,吴芝春在闽北乃至全省都堪称中医的领军人物之一,而吴登峰正是吴芝春的法定继承人。

吴芝春年少时拜在当时福州北门一位清末举人方贤和的门下为徒,学习文学诗赋及医术知识,为师傅提书送墨,在举人出门问诊时,在旁聆听分析病情、研究方药。“父亲时常告诉我,学习中医,重在理论加实践。”吴登峰说,在传统中医学中浸淫多年,吴芝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中医理论,时常告诫他,作为一名临床医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在父亲吴芝春细致入微的教导下,吴登峰早早地接触中医学,并在父亲的影响下,始终坚持阅读医学典籍、学习最新的医学知识,即便从医至今已有38年,他仍保持着学习的习惯。现在,吴登峰的办公桌上,还摆放着《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现代医学不断变化,医者,既要学习过去的知识,也要跟得上现在医学发展的步伐。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关注健康养生,作为一个中医有责任遵循古训,力从‘上工治未病’是最高境界。”吴登峰说着,又拿出一本医术翻看起来。

    口耳相传“吴一帖”

    中医师看病,功力全体现在一张药方上,而如果真要体现医生的精妙医术,往往一帖药下去,就能看出药方对症与否。在吴登峰许多病人的口中,他有个外号,人称“吴一帖”,说的便是他能够凭借一个药方看好病人的症状。

    2013年的夏天,吴登峰接诊了一位特殊的病人,在暑热的夏季,病人却发着烧,三个月来体温维持在38度,始终无法消退,原本健壮的身体逐渐消瘦,在各处寻医问药无果后,在他人的推荐下找到了吴登峰。看过其他医院开的药方后,吴登峰觉得并无不妥,那问题出在哪呢?“汗为心之液,汗出太多,营阴之气耗泄。”他意识到病人也许是因为吃了太多的药,身体垮了,要治病,首先得把“根基”重新建好。他开了一张处方,两包药材,让病人回去煎煮,结果几天后,病人的烧渐渐退去,“甘温除大热”使病人身体也热退神清。在病人口耳相传之下,一帖药就能将疑难杂症治好的吴登峰越来越有名,不少慕名而来的病号便直接称呼他为“吴一帖”。

    “这一切还得归功于我父亲的严厉教导。”吴登峰说,学医初期,父亲每天早晨都让他背诵中医的“汤头歌”,并且要背出药方的结构,主治什么病症,功效如何等等。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将“汤头歌”背得滚瓜烂熟的吴登峰,脑海中储备着几百个药方,在不同病症出现时,都能帮助他做出最有效的医疗判断。

    致力中医“治未病”

    自1976年披上白大褂,正式成为一名医生,吴登峰从医已有38年的时间。

    在医师的诊疗过程中,与病人的沟通极为重要,除了认真听取病人述说更要引导病人说出自身忽略的症状,通过细节判断得病的原因,再对症下药。数十年的经验积累,让吴登峰意识到,许多病人原本是可以规避相关病症的,却由于缺乏医疗常识,导致病情加重,不得不上医院。“这就是现在医学界要推广‘治未病’的重要性。”吴登峰说。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曾提过: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自小便受古代医学典籍影响的吴登峰对这个观点极为认同:“健康人群约占普通人群的80%,守护这些人的健康,让亚健康人群健康是医生的责任,也是时代的要求。”

    2004年,人民医院成立健康管理部(体检科),吴登峰在院领导大力支持下牵头组建科室,是闽北地区最早成立的具备一条龙服务的体检专科。“一棵树上的叶子每片都不同,人的体质也是一样。”吴登峰说,体检科的成立,可以说是为推广“治未病”的预防保健思想开了个好头。

   “在人体生病前,要主动自发地学会养生保健常识,医生也可根据不同体质指导、制定养生方案。”吴登峰说,现在推广“治未病”理念是他工作的重点,他希望通过不同渠道宣传推广养生治未病的理念,把古人的养生之道、丹、膏、丸、散方剂应用于养生保健中,让广大百姓变得更加健康。

    【人物名片】吴登峰,主治医师,南平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主任,福建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会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学会委员,南平市中医药学会会员,民革党员。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96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