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受歧视男孩不愿上学 专家:10岁前需要家人肯定
寒假结束后,孩子们都背上书包重返校园,可军军(化名)却躲在家里不肯上学。医生说,他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与父母教育方式不当有着密切关系。
在校受歧视男孩不愿上学
13岁的军军是一名可爱的混血儿,他的母亲因为工作繁忙,从小将他寄养在老家,并送入全封闭式的学校学习,快读初中了才把他带回身边,但这时她发现军军不但和谁都不亲,还不愿意上学。母亲心急如焚,急忙把军军带到仙岳医院做咨询。
仙岳医院心理评估与心理干预室主任李韵接待了军军母子。军军的母亲说,她在外国工作期间认识了军军的父亲,两人结婚后生下军军,但由于工作繁忙,等军军满2岁,他们便将军军送回中国,由父母帮忙抚养。
上小学的时候,由于混血儿的独特外貌,军军经常被其他小朋友歧视,同学们不喜欢和他玩耍。有一天上历史课,当老师讲到八国联军侵华时,同学们对军军大叫“让那个外国人滚出去”。后来军军转到了新的学校,但军军无法跟上课程进度,不愿意与同学相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有的老师甚至说“成绩不好没关系,到时候送回外国就行了”……这些事情严重打击了军军的自尊心,他变得越来越不喜欢学校,在家长和老师训诫他的时候,他会大发脾气,甚至当场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
孩子10岁前需要家人的肯定
李韵医生让军军到心理测验室做了各种测试。检测结果表明,军军情绪不稳定,容易紧张、焦虑、发脾气,有明显的情绪反应,容易与人发生冲突,易受外界刺激因素的影响,社会生活能力处在边缘状态,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军军母亲在养育过程中,过分干涉和保护他,在相处时又总是采取拒绝、否定的态度来对待他,这些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李韵主任表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1、保护、陪伴;2、发现孩子自身优势,引导、支持、不代替、不塑造。孩子10岁以前需要来自老师和家人的肯定,10岁后则是自我肯定,即自信。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支持,这样孩子才会真正的成长。同样的,学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教职工人员应当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积极去发现学生在成长中个人独特的优点和优势,以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实现个性化的成长。
针对军军的情况,李韵主任采取心理咨询辅导的方式来帮助他。几次咨询过后,军军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表示愿意重新回学校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