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首诊找社区医生 省时省钱又省心
“医生,我最近容易疲劳,爬一会楼梯就喘气,要怎么调理?”24日,记者来到鼓楼区水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恰好碰到家住闽都社区的王桂兰到社区中医馆问诊。
当天坐诊的是市一医院中医科医生杨莉惠。杨医生给王桂兰号了脉,又通过电脑查阅了她在中心的健康档案、就诊记录,结合她的体质给出了调理建议。据了解,社区中医馆是8月底扩建投用的,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市一医院中医科的医生前来坐诊,除杨莉惠外,还有1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
从家里出发,步行10分钟就能看病,而且还有大医院医生坐诊,这让67岁的王桂兰十分开心,也改变了她的就医观。“以前我觉得大医院设备好、医生好,有个头疼脑热就往大医院跑。但看病三五分钟,排队至少要一两个钟头。”王桂兰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了排队的长龙,医生有更多时间与患者交流,药品也是零差率销售的,中心还定期发送保健提醒,“省时省钱又省心”。
王桂兰的爱人老王患高血压多年,他们一起参加了中心的高血压病友俱乐部。在这里,王桂兰学到了很多保健知识,如炒菜油盐应该放多少、病人日常要如何锻炼等。在医生的指导和王桂兰的照料下,老王的血压已有所下降,病情十分稳定。
今年,由市一医院领办的水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入了市一医院医疗联合体,在完善双向转诊机制的同时,有更多医生来到社区坐诊、指导。在一次义诊中,医生发现老王得了白内障。由于手术及时,他的视力并未受到很大影响。这让王桂兰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添了几分信赖。
中心主任谢雅珠还介绍说,通过与市一医院医学影像远程会诊中心联网,居民在社区拍片,就可以请市一医院的医生远程会诊,作出诊断。
新闻链接
多管齐下筑牢“网底”
今年初以来,我市扩大了公立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覆盖面,试点建设社区(基层)远程影像诊断技术中心,推广社区“中医馆”建设,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网底”。同时,我市决定在2年内更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老旧“六大件”医疗设备,进一步提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市一医院还与2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组建了市一医院医联体。7月底至11月底,联合体已诊治双向转诊危重症病人244人,派驻定点帮扶专家522人次,进行疑难病例讨论116场,开展手术75台;组织成员单位医疗专项技术培训14场,培训人员1700多人次。
记者手记
解决“看病难”任重道远
人们抱怨“看病难”,基本是指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为什么不去社区医院?这一方面与就医观念有关,很多人认为大医院诊治水平高,哪怕只是常见病,也更愿意到大医院就诊。另一方面,这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留给人们的“设备落后、人才匮乏”的老印象有关。
为此,我市卫生部门进行了诸多努力,从设备、人才、管理、服务等多方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王桂兰”从“只去大医院”到“信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生病了先到社区医院就诊,如果有必要,再转到高一级的医院或专科医院就诊”,只有建立这样的分级诊疗体系才能有效缓解“看病难”。
但解决“看病难”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在城乡接合部与农村,人才匮乏依然是“硬伤”。如何把医疗人才留在基层,也是破解“看病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