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被授予“全国首批电子社保示范城市”荣誉
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业务经办窗口。
▲市人社局着力加强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信息化和公共服务智能化建设。
▲自助服务机极大地方便了市民。
▲市民持社保卡在社区医院挂号看病。
▲市民持社会保障卡就诊取药。
▲参保人员通过大厅自助服务终端办理社保事务。
11月29日,人社部授予厦门“全国首批电子社保示范城市”荣誉,并向全国推介厦门智慧社保建设经验。此次全国共评选出15个电子社保示范城市,厦门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市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创建中国软件名城的要求,不断加快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步伐,依托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健全服务功能,切实提高社会保险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努力筑牢夯实和谐民生之基。
经过多年建设,我市已逐步构建起一个以“一号码呼叫、一卡通应用、一机通自助、一窗口受理、一网式经办、两平台支撑”为核心的社保信息系统,凸显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城乡一体、纵横交错、方便快捷的社会保险信息服务功能与格局,为市民提供平台统一支撑、信息数据共享、业务合理布局、管理一体化的一站式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通过这个体系,市人社局平均每天对外服务近8万人次,其中业务窗口收件处理每天超过3000人次,12333咨询电话每天呼入约7000人次,其中人工服务超3000人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站每天访问量约7000人次,每天使用社会保障卡就诊购药约61000人,刷卡笔数超过8万笔,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群众。
【服务篇】
对外公共服务系统便捷高效
厦门在整合社保经办资源的同时,积极推进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社保服务网络建设,形成纵连四级机构,横贯五大险种的网格化社保服务体系,将社保服务触角延伸到城市和乡村,同时不断拓宽服务渠道,在省内率先实现城乡一体的社保公共服务,切实提高社会保险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可及性。
1
完善经办业务设施 拓展综合服务功能
2012年5月,市人社局社保业务经办窗口搬迁至市政务中心,就在业务大厅配置电子大屏幕、业务办理滚动屏。电子排队叫号服务大厅设立了电子大屏幕用于政策宣传,2台电子排队叫号机用于告知参保人排队叫号信息,以及21台自助服务终端,提供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社保关系转移、社保缴费凭证等业务自助办理,提供个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各类权益记录查询和打印服务,提供家庭共济健康子账户、查询密码和交易密码等个人信息录入和修改服务。每天在大厅通过自助服务终端办理社保事务的参保人员有近300人次。
此外,我市依托市、区、街道、村(居)委会四级网络,将400多台自助信息机分布在各经办机构和村(居)委会,参保人员就近利用信息机可以查询社保方方面面信息。同时整合信息资源建设社区社保业务经办平台,参保人员可在社区直接办理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医保困难补助和生存认证等业务。
2
提供网上经办服务 社保费可网上申报
2004年5月,厦门市社保登记征缴申报业务全面移交地税部门办理,地税部门在网上提供各类经办服务,包括参保登记、参保变更、缴费工资申报、自助打印缴费凭证和网上缴费等各项功能,地税信息系统与社保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参保人员的登记资料、缴费等信息实时传送,共享信息资源。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拓展了网上自助打印缴费凭证渠道,使网上自助打印缴费凭证在地税部门和人社部门的网站均能完成。
目前,市人社局不断创新服务措施,大力推进网上经办。异地报备及转外就医前移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报备网络化,不必再到政务中心窗口审批,且方便报备人员的档案管理;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每月社保卡刷卡数据现采用网上核对、审核方式,避免医疗机构两地跑。
3
拓宽服务平台 社保沟通零距离
厦门市人社局通过开发网站、自助机、12333咨询热线、手机APP及微信、数字电视和平板等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社保缴费、待遇、个人账户和个人信息等各类查询。
“12333”咨询热线,持续打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提供社会保障政策咨询、投诉受理、政策发布、个人账户查询、社保卡挂失、建立留言反拨服务,由坐席代表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用户回访、通过厦门市社会保障卡信息网站,为广大市民提供网上“在线咨询”和“12333邮箱服务”等多方面的社会保障服务。自2004年12月率先在全省开通至今,12333中心热线服务人员发展到32人,已累计受理1652.83万人次,其中人工服务受理522.65万人次,自动语音受理1103.16万人次,受理社会保障卡电话挂失业务20.95万人次,答复11.50万条网站的
“在线咨询”栏目提问。今年11月12日,12333咨询热线被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评为2013年倾听民声金铃奖年度五大优秀公共服务热线。
厦门市社会保障卡网站(www.xm12333.com)平均每天的访问量约7000人次。基本实现咨询平台信息整合发布、咨询查询办事、维权、民意反馈、政策沟通协调,政策宣传六大功能。这些年来,厦门市社会保障卡网站不断拓展网上经办业务服务功能,现可以提供参保人员健康子账户共济关系修改,个人权益单打印、社保卡挂失/解挂等网上经办业务的服务功能,初步实现了对外服务公众,对内为业务经办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持目标。
2013年9月,厦门市社保微信(微信号xmsbzx)公众服务平台和手机APP率先在全国正式开通,实现查询社保政策以及自己的社保权益记录等信息,实现社会保障卡挂失、社保咨询和医保消费信息订阅等功能。目前厦门市社保微信平台服务人数2.2万人。社保微信平台实现
“社保沟通零距离,社会监督无缝隙”。
通过整合和共享各项业务资源,厦门还建设了“12333”短信服务平台。将审批、业务经办、待遇发放的环节通过短信告知当事人,真正做到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监督。它的实现让市民变“主动为被动”,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功能得到了有效拓展。
4
拓展社保卡应用 真正实现“一卡通”
自2005年开始,厦门市开始发放符合部颁标准的社会保障卡,至今累计发放400多万张。社会保障卡发放范围涵盖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首次领卡免费。我市不断拓展社会保障卡的应用范围,市民除了持卡挂号就诊,就医刷卡缴费实时结算,近年来在三级医院通过自助机,就可完成预约挂号、充值缴费、结算、打印发票等操作外,还具有个人“电子档案”信息功能:可记录、查询持卡人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信息,社保卡同时作为厦门市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索引。社会保障卡的应用领域已覆盖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所有业务以及卫生、公积金、图书馆等部门,真正做到“一卡在手、办事不愁”。
5
构建就医“一卡通” 实现医疗费金融支付
2004年厦门市构建了“医保医院银行一卡通”平台,平台投入使用后取得显著的成效。平台在就医“一卡通”的基础上实现医疗费用金融支付应用功能,参保患者可以直接从其委托绑定的金融账户扣款支付医疗费用中的现金部分,解决了患者付款和找零排队等候时间长等问题。
2012年,实现厦漳泉医保即时结算。借助医保全省联网系统,参保人员在厦漳泉持社保卡在医保定点医院、零售药店直接刷卡结算,转外就医、异地安置和异地工作人员不需要到社保经办机构报备。2013年12月,厦漳泉医保同城化基础上,将实现厦门参保人员在福建省内持卡直接结算医保费用。
【管理篇】
对内经办管理平台统一规范
2003年7月,“五险合一”社保信息系统正式上线使用,对社会保险各项业务进行统一管理。我市通过完善社保信息系统,提升工作效率,维护群众根本利益。
1
完成系统接入应用 完善社保信息系统
2011年以来,陆续完成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医疗保险关系转移、异地居住人员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协议认证、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状态比对查询服务系统和外国人参保信息查询等部级系统的接入和应用。在自助信息机上实现了社保关系转移自助办理,并实现了社保关系转移邮政信函外包,极大方便了参保人员,同时将社保工作人员从繁琐的信函封装等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养老保险待遇状态比对查询服务直接嵌入社保信息系统,在办理退休时系统直接判别是否重复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便捷高效。
2
规范预警稽核流程 预防社保待遇冒领
医保预警稽核系统和社保稽核系统,实现了医保定点机构科室、服务人员实名制管理以及医保服务人员诚信评分管理。通过获取公安死亡户籍注销、民政殡葬信息、医院申报、地税登记、社保登记和报刊讣告等信息开展死亡人员社保待遇稽核,有效预防社保待遇的冒领。
根据历史数据的分析,结合历年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情况,我市建立了“医保基金预警稽核系统”,建设开发了专用的医保服务定点机构费用预警稽核软件模块,将监管的重点从事后监管转向事前预警和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建立预警监测工作机制,从不同角度科学制定预警指标体系,及时跟踪监控异常医疗费用,根据其异动程度对定点机构分别进行电话提醒、通知约谈、书面预警,对异动突出的定点机构提交网上稽核。2010年7月以来,通过网上预警及稽核,发现不合理金额达1227.68万元。我市加强医保监管的举措受到审计署、人社部的肯定。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专门批示,总结推广厦门经验。
我市建立防止基金流失的工作机制,有效维护基金的安全和完整,努力变被动式“事后追回”为主动式的“事前防范”,主要是通过建立与公安、民政、地税、定点医疗机构、退管、社区、报刊讣告等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机制,加强社保信息系统网络即时监控,及时将各部门的汇集过来的死亡人员的信息进行审核比对,并将其移入终止户,及时停发各项社保待遇,有效维护基金的安全和完整。此外,我市还通过不断完善社保信息系统,建立及时高效、风险控制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账管理、基金管理体系,2013年4月建立以来,追回冒领城乡居民养老金491人30.64万元。
3
规范内控管理 实现无缝衔接
2007年,社保针对信息系统开展规范化改造,按照“收件?经办?审核?审批?财务复核?支付”标准化流程对各业务环节进行升级改造,打破以往社保业务一人经办到底,实现业务交叉办理和复核,形成以信息管理为中心,以基金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化、系统化、制度化社会保险管理现状。加强对信息流、资金流的管理与控制,将内部控制制度要求根植于电子信息系统,使内部会计控制融入电子信息系统内,确保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2010年按照“数据质量年”活动的要求,市人社局自查自纠对信息系统各数据项校验功能进行核实,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
完善业务档案一体化 实现社保档案电子化
2011年开发社保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社保档案的电子化。从2011年开始我市将市、区两级社保经办机构的保管期限为永久、100年以及部分50年的档案进行了数字影像扫描。目前市、区各级社保经办机构整理入库的档案信息(包括电子扫描影像)均已存入数据库,并在社保业务档案数据库统一管理,初步实现了市、区两级社保业务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
5
开发统一支付平台 极大方便参保人员
2005年,开发统一支付平台,取消区级社保基金过渡户,全市社保待遇统一由市社保中心支付,2012年各项社保待遇电子化支付近百亿元。统一支付平台通过与银联的联网,参保人只要有一张银联标记的任一银行的银行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就可以将社保待遇的发放通过平台批量发放。目前,加入社保待遇支付的银行有15家,可选择的银行卡种类250多种,参保人员对发放银行的选择权得到确实的保障,极大地方便参保人员。
2012年,开发并启用了银行卡与社保卡身份实时验证系统,进一步保证社保待遇的发放安全。通过社保与银联信息系统的协同运用,打破了以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只通过某家银行代发的局面,使现金支付转为批量通过银行的转账支付,从社保支出账户划转到相关参保人的个人账户中,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基金管理的效率和可控性。统一支付平台实现个人待遇通过银联支付,单位业务通过“银企互联”支付,社保支付业务全面实行货币电子化,促进了社保经办“一站式”
服务模式发展,社保经办能力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2011年8月启动财务软件升级,将业务系统数据直接发送财务系统,数据不再“落地”,实现了无缝衔接;同时与工商银行合作开发“银企互联”系统,取消了社保经办机构企业网银,社保支付数据通过“银企互联”系统直接发放,避免数据的第二次
“落地”,保障基金的安全。
厦门市已构建起较为完整、科学、先进的社保管理信息系统,并极大地丰富了平台的内容与方式,使全市广大参保对象得到更多元、更便利、更贴心的社保服务,因而得到广大参保对象的充分支持和肯定。
【声音】
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钦辉:
电子社保要做深做实
随着厦门“智慧名城”建设的展开,信息化、均等化越来越成为改善民生不可或缺的服务内容,成为生活质量的一个显著标志。这里,电子社保已先行一步,还要加大力度,往深里做、往实里做,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便捷、人人可及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信息化服务,让市民“足不出户”办妥一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