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什么都忘了唯独忘不了家 老人更需要儿女精神抚慰

2013-10-08 10:14:25厦门日报admin查看次数:826

 

   长假时期,养老院里的老人情绪普遍比较低落,甚至有老人会因为想家而不停哭泣。工作人员呼吁年轻人,长假有空多看望老人。
   齐安泰乐养老院的院长杨帆介绍,他们院里有80余名老人,每逢长假,有家属愿意把老人接出去好好吃顿饭的仅占十分之一,能接回家过夜的,偶有一两个。那些需要全护理的老人,家人愿意抽空陪伴半天的也很少,大部分人来养老院看看,待一两个小时就走了。“看着老人们眼里的落寞,我们很心疼。”杨帆说。
   据了解,厦门其他养老机构的数据也大致相当。杨帆说,养老院里的老人有个特点,即便是患了老年痴呆,什么都忘了,唯独忘不了“家”在哪,心念回家这件事。


   儿子走后独坐墙角沙发


   75岁的沙老伯,患有轻度脑萎缩,平时偶尔会犯糊涂。他在齐安泰乐养老院待了半年多。国庆当天,小儿子从漳州来看他,待了2小时左右就走了。小儿子走后,沙老伯一个人待坐在养老院一个靠墙角的沙发里大半天,不愿说话。而在平时,他很热情,常帮助工作人员做事情,不肯闲着。
   “孩子们十一那天来看我了,后来他们出去旅游了。”沙老伯自己调整情绪后,向工作人员解释。
   “院里有的老人想不开,埋怨儿女来得少,不接他们回家,我就劝他们,在院里生活多好啊,全天有专人照顾,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回家可享受不了这待遇。再说了,当父母的要有自我牺牲精神,不能让儿女觉得咱是个包袱。”杨帆说。
   “每到节假日或周末,养老院里的不少老人就会有一种期待,盼望儿孙能来看看自己,有的老人老早就起床,穿戴整齐,坐在大门口张望。”杨帆说,老人最终失望的眼神,让所有看到的人感到心酸。


   老人更加需要精神赡养


   杨帆说,儿女的孝心是老人们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儿女在精神上给予的抚慰是他们最看重的。
   “老人们不在乎儿女给自己带了什么礼物,更在乎儿女的心是不是记挂着他们。”厦门市仙岳医院副院长陈进东说,儿女的孝心是老人们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虽然很多子女都在节日之前或当天到养老院看望了父母,但这种方式太简单化,老人们很容易感到子女在敷衍自己。“子女的不同做法带给老人的幸福感程度从强到弱依次排列为:接回家、吃顿饭、去看看。仅打个电话甚至不去,会使老人非常伤心,在以后老伙伴之间的谈论攀比中,这种幸福感和挫败感还会数次重复,不断放大。”陈进东强调。
   陈进东认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加上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在照顾父母方面,许多子女都显得力不从心,这是不可否认、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但赡养老人,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赡养,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吃喝已经不是问题了,许多养老院里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但儿女在精神上给予的抚慰还是他们最看重的。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5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