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保健品价格虚高疗效难测 选购食用需谨慎

2013-07-23 16:37:58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839

保健品(图片来自网络)
    海峡名医网(文/景小芸)  据中国之声报道,近年来,老年人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鱼目混珠。很多保健品现在的宣传策略是不求有益但求无害,老年人往往在心理作用的驱使下就会认为保健品是有效的,盲目购买,从而推高保健品价格,造成药价虚高。而且保健品疗效难测,长期的使用效果对于老年人来说很难测量,很少有老年人在服用保健品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到最后都记录自己的健康状况的变化,所以对于保健品是否存在虚假宣传通常是处于举证难的现状。
    面对如此乱象,人们不禁要问:究竟食用保健品对老年人来说有必要吗?保健品能够代替医药吗?老年人选购保健品有什么原则?应该如何理性对待保健品?
    可以明确的是,老年人适量吃些保健品,可对机体起到调节作用。资料显示,50岁后,30%的女性和20%的男性会陷入骨质疏松的困境。专家建议,在这个年龄段老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服用钙片。老年人还可以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不但能改善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大有好处。
    保健品虽好,但面对如今乱象丛生的保健品市场,选择合适的保健品就成了问题。那么,在选购和食用保健品方面,有什么是需要老年朋友注意和警惕的呢?
    首先,理性对待保健品。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正面的包装有批准文号,背面有“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提示。不要对保健品预期太高,保健品不是药物,最多只是一种功能性食品,无法替代药品达到治疗作用,也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般要吃3—6个月才能有效。补充保健品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再食用。 
    其次,仔细阅读包装标签和说明书。国家规定保健食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上是不能标注或暗示具有治疗作用的。凡是在说明书、广告或讲座中宣称有治疗作用或承诺达到治疗效果的保健食品,其宣传属于虚假或夸大宣传,是违反有关法规规定的。另外,搞清楚这种保健品空腹吃好还是饭后吃好(比如钙片不要空腹吃),不能和哪些药物一起吃(比如保肝类保健食品与西药距离3-4小时后再服用),有没有禁忌的药物成分(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其糖份含量及成份),都非常有讲究。
    再次,辨别保健品的类型。保健品可分为提高免疫能力类、滋补类、抗衰老及美容类等,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认为一种保健品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血脂高就选择降血脂的。 
    第四,选购合格的保健品。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有批号的保健品,要看看包装上有无产地、厂商、小蓝帽的批号等。绝不可听信散医游说,用其兜售的药品。 选购任何药品和保健品,注意保存证据,索取正规发票收据,服用后要保留一定的样品,以备必要时送检化验,作为法律依据。
    第五,在购买保健食品时要提高警惕,最好了解一些选购保健品的相关知识,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老年人由于判断能力比较弱,最好不要急于做决策。不可轻信形形色色的广告、知识讲座和义诊买赠活动,购买、使用前请咨询医生。如果要了解健康知识,最好参加由正规医院组织的活动,对于保健品厂商组织的保健讲座,应谨慎参加,这样才不会被迷惑上当。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16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