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校园健康 >> 查看内容

考前两周,五个建议

2013-05-24 15:55:48海峡导报admin查看次数:2323

      高考来临。面对人生中这场重要的大考,每个高三考生都感到有心理压力。

      考前两周,考生如何做好自我调节,避免因压力过大,出现发挥失常的状况?家长又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考前烦躁,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导报记者采访了厦门松柏中学原校长郭顺敏。

      考生篇

      做好基本题 练好基本功

      寒窗苦读十二载,如何用好最后这段时间至关重要。郭顺敏给考生提供了5个建议:

      建议1:有选择性做题

      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有选择性地完成老师发的提纲、试卷。高考各科难度值控制在0.6左右,基础题、中档题占百分之七八十,因此,最后这两周要特别重视基础、重视课本,做好基本题,练好基本功,拿到基本分。

      每天老师都会发一些套卷下来,每题都认真去做并不可取,一目了然的题不必做,10分钟还想不出来的题做个记号,问老师、同学解题思路,还听不明白就彻底放弃,但重要题型一定要归纳、总结。

      曾有一考生平时很一般,最后十几天里老师发下来的卷他都只做百分之六七十,但却很勤问,问的也都是一些很基础的题目。最后他高考成绩每科都不是特别高,但很均衡,总分上了本科线,同学们都说他是“高考暴发户”。

      建议2:合理安排时间

      5月底各校还有一次模拟考,考生要把它当做一次高考,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2.5小时集中精力解题的能力。把大脑兴奋点调至高考的时间内(上午9:00-11:30,下午3:00-5:00),以适应高考需要的最佳状态。

      值得提醒的是,有时模拟试卷的目的在于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往往没控制好难度,因此,考生这时不必在意成绩,也不要去比较成绩,重要的是把每份试卷、练习进行分析,错哪几个地方,是真不懂,还是粗心马虎,注意吸取教训。通过错题分析,强化类型题的解题方法的把握。

      建议3:学会匀速使劲

      越是在高考倒计时的日子里,越要把学习、生活安排得有规律。不能一觉得有压力,就学个通宵;感觉无所谓,就蒙头大睡。这种学习上的“暴饮暴食”不可能有良好的效果,考生要学会匀速使劲。

      这两周,要梳理知识点,认真安排好每一天的复习,“临阵磨刀”必不可少。这时候每一位考生都具备了参加高考的基本知识条件,手中都有一把刀,只不过要把它磨得快一点。所以,不要使打刀时那么大的劲(做大量的难题),但每天要把刀拿出来磨一磨 (每天每科都安排时间读一读,练一练),放上几天不闻不问,刀就会生锈。每天磨刀,一直磨到高考的那两天,用起来才会既亮且快。

      建议4:注意劳逸结合

      有些同学早起晚睡,不休息,不运动,看起来抓得很紧,其实是打疲劳战,到最后弄得头昏脑涨,冲刺起来没有后劲。“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繁忙的课业之后,可以适当体育锻炼,比如慢跑、投篮,做做简单的运动(现在不要进行激烈运动,这容易造成意外伤害,也可能导致太过疲劳,影响学习效果);或找个合适的地方,什么也不想,就在那里发发呆,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给大脑增氧;或听听轻松的音乐,缓解大脑疲劳。

      学习间隙想一想愉快的事,忆一忆美丽的风景,可使人心胸开阔,神清气爽。时间紧迫,谁学会调适,拥有良好的心情和最佳竞技状态,谁就会在高考中取得超常成绩。

      建议5:树立良好心态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而要在乎沿途的风光和欣赏风光的心情。”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其过程也同等重要,它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有人说过,只有经历过中国高考的人,才是度过真正意义上的成人节。在这过程中所培养起来的刻苦勤奋的精神、屡败屡战的毅力、披荆斩棘的勇气、谨小慎微的细心、善于协作的能力,都是受用一辈子的财富。

      人生路上还会有很多次“高考”,很多个目标。对高考,我们既要有渴盼它到来的心情,因为它毕竟提供了一次表演的机会,但也不要过分在意,只要告诉大家你已经尽力了,那么这也是一种完美。

      家长篇

      平常心对待 不要帮倒忙

      高考就剩两周,对多数孩子来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郭顺敏说考前这些天,家长要协助孩子正确对待这种压力,并学会正确释放压力。

      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曾有一考生,面对越来越近的高考,她的压力越来越大,有一天她在自己的房间里用笔写下一大段释放压力的话。母亲看见雪白的墙上被女儿胡乱写脏了,正要发作批评时,父亲走进房间,看了她写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提前透支的欢乐,必定给后来留下痛苦”等之类的话,暗暗制止了母亲的责怪。于是,两位家长像没看见一样,任孩子在家里涂写。

      高考结束后,父母把这堵墙壁上女儿的“涂鸦”拍了下来,记下孩子在这段难熬岁月中所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随后,把墙壁粉刷如新。孩子最后也盼来了理想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家长理解孩子心情,采取了正确处理方式,房间的白墙弄脏了可以再粉刷,孩子心灵有了阴云就很难再阳光起来。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长忐忑、纠结、焦虑,担心这害怕那,表现出来的是唠叨。临近高考,家长不要跟孩子提一些七七八八的事,如:“我们家亲戚的孩子都考上了重点,你像他们一样就好了”;“你学了12年,关键就这次考试,一定要好好把握”;“你如果考不上大学,我这辈子就白辛苦了”等等。

      有的家长自认为是在激励孩子,为孩子好,其实对处在高学习强度、高压力的考生来说,适得其反。高考这两天,整个社会,包括家长最容易帮倒忙。有的家长请假在家,专门陪考,这样做等于告诉孩子,这两天是全家人特别的日子,全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实际上这不利于孩子以一颗平常心去参加高考,反而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影响孩子正常发挥。

      不妨把高考看成是孩子高中三年考试中的一场考试。在这样一种心态下,孩子才能避免压力和紧张感,才能以最佳的竞技状态投入考场。

      主动与学校老师配合

      每一位老师面对的是百来号的学生,又有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家长是“一对一”。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最近有异常行为或情绪,应主动与老师联系,多做了解,适时配合,帮助孩子克服随着学习深入而可能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及畏难情绪。

      另外,家长同时要了解学校最后两周的具体安排,做好提醒、督促、管理工作。总之,在这十几天,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吃饭、穿衣等生活细节外,还要关注孩子的思想状况,要帮助孩子把生理、心理、竞技都调整到最佳状态。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3676s